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输电线路除(融)冰技术探析程力学毕业论文(2)

2014-12-15 01:05
导读:目前,国内外对除冰技术的开发相当重视,提出了30余种除冰技术。根据工作原理,这些除冰技术可归纳为以下四类:热力除(融)冰法、机械除冰法、自然

  
  目前,国内外对除冰技术的开发相当重视,提出了30余种除冰技术。根据工作原理,这些除冰技术可归纳为以下四类:热力除(融)冰法、机械除冰法、自然被动除冰法和其它除冰方法。
  3.1热力除(融)冰法
  热力除(融)冰法是利用附加热源或者自身发热,使冰雪在导线上无法积覆,或使已经积覆的冰雪熔化。该策略是在20世纪30年代于参考文献[3][4]中提出的。目前讨论较多的热力除冰技术有:高压直流电流除冰技术[5]、交流电流除冰技术[6]、利用高频高电压激励产生的介电损失除冰技术[7]等。典型应用有:1987年日本研制的电阻性铁磁线、1988年由武汉高压研究所研制的低居里磁热线(这种材料在温度<0℃时,磁滞损耗大,发热可阻止积覆冰雪或熔冰;当温度>0℃时,不需要熔冰,损耗很小。这种方法除冰的效果较明显,但能量消耗较高、使用成本高)、短路电流融冰法(加拿大Manitoba水电局采用过,湖南电网也大面积采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类方法只能应用于覆冰期,且应用费用较高)。热力除冰方法效果较明显,但能量损耗大,投资成本高,不适用于远距离防护和除冰。
  3.2机械除冰法
  机械除冰法,最早的有“ADHOC”法、滑轮铲刮法和强力振动法。“ADHOC”法,就是用起重机、绝缘作业工具车或采取带电直接作业方式机械除冰,有时也采用手工除冰或直升飞机除冰,它耗能小,价格低廉,但操作困难,安全性比较差。滑轮铲刮法,是一种由地面操作人员拉动一个可在线路上行走的滑轮达到铲除导线覆冰的方法,此种方法是目前唯一得到实际应用的输电线路除冰的机械方法,但其被动性强,无防冰效果,工作强度大,效率低,易受地形限制。强力振动法,采用电磁力或电脉冲使导线产生强烈而又在控制范围内的振动来除冰,对雨淞效果有限,除冰效果不佳。由于机械除冰法在输电线路上使用时具有操作困难、安全性能不完善等缺点,在我国输电线路应用较少。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3.3自然被动除冰法
  自然被动除冰法是利用风或其它自然力的作用,再辅以恰当的人工设备,例如在导线上安装阻雪环、平衡锤等装置[8],使冰雪不易在导线上聚结而自行脱落,从而起到防、除冰作用。此类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但通常只在特定时间和地域(如多风季节的山脊、风口)有效,不能全面彻底地防止输电线路覆冰灾害。而正在研究中的输电线路防覆冰涂料,也是一种被动除冰方法。被动除冰法虽不能保证可靠除冰,但无需附加能量;虽不能阻止冰的形成,但有助于限制冰灾。
  3.4其它除冰方法
  除上述方法外,电子冻结、电晕放电和碰撞前颗粒冻结、加热等方法也正在国内外研究。电子冻结技术只在负极性下有效,这将大大降低其使用性。电晕放电技术已证明对除冰无效。利用微波加热雾滴技术,需要大量能源。
  
  4.初步研究结论及拓展应用研究思路
  
  4.1初步研究结论
  通过对以上各种除冰方法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主动除冰技术占除冰技术的主导地位,但需要外界提供能量或者附加机械力。(2)各种方法中,加热导线的热力除冰法最为完善。机械法,除滑轮铲刮法在实际中已得到应用外,其余均未得到足够重视。由于热力融冰法和滑轮铲刮法价格昂贵,通常被经济实用的机械除冰法所替代。
  (3)被动方法不需基本投入,且运作价格低廉,但这种方法效率低,受自然条件制约,且局限于一定类型的冰,因此也不够理想。但研制低结合力和吸收随机热辐射型涂料仍具有巨大潜力。

  (4)有潜力并期望在中短期内得到突破的是:电磁脉冲法和“ADHOC”法。为确保每次冰害后使用这种技术的操作人员的安全,“ADHOC”法需制定标准的使用规则。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4.2拓展应用研究的思路
  4.2.1从输电线路的物理、电气特性出发,加强热力除冰技术的理论研究。如:研究导线覆冰厚度与融冰电流和融冰时间的定量关系;短路融冰方法的线路有效长度以及线路均流技术;基于调相变压器的双回和多回输电线路循环电流带负荷过电流融冰方法;短路导线磁力特性以及对导线覆冰的破坏机理;变电站固定式和车载式输电线路覆冰高压直流融冰系统。
  4.2.2加强对节能的防、除冰技术装置的研究,如高能除冰机器人的研究等。
  4.2.3由导线结冰的基理入手,从防结冰的角度出发,尽可能将冰粘现象及其机理研究清楚。通过与相关学科(如:材料科学、表面科学、制造工艺等)有机结合,逐步研究开发新的防冰覆盖的方法和材料,并结合各种除冰方法的研究和应用,从多方面入手认真解决线路覆冰和除冰的技术难题。
  
  参考文献:
  [1]蒋兴良、易辉,《输电线路覆冰及防护》[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2]LAFORTE J L,ALLAIREA M A,LAFLAMME B J.State-of-the-art on power line de-icing [M].[s.n],1998
  [3]H.B.Smith and W.D.Wilder,“Sleet melting practices-Niag-ara Mohawk system”Trans.A IEE,vol.71,no.III,1952
  [4]J. E. Clem,“Currents required to remove conductor sleet,”E2lect. World,pp.1053- 1056,Dec.6th,1930
  [5]李街森等,《直流融冰技术探讨》[J].电力设备,2008.9(6)

上一篇:试论三相交直流指示仪表在电磁学计量校验的应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