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通过多样化的政府投入,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和带动作用。对于具有准公共品和私人品性质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领域,政府除了政策导向和一部分有选择的重点投资外,还可以运用专项财政补贴、财政贴息、以奖代补(拨)等投入形式引导社会资本投资。
按“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思路,延伸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范围和领域。农村基础设施还有一部分属于私人品。按市场经济理论,私人品通常不属政府投资范围。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收入差距,靠农村和农民自身,现在显然无足够投资能力。再考虑到我国过去长期的“以农补工”政策及农民和农村对工业化做出的巨大牺牲,从补偿的角度,将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延伸到一部分私人品领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政府也具有了这样的财政实力,通过政府在某些私人品领域的有选择重点投入,可以使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迅速和实质性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孙开,田雷.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财政投入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05
2.郑新立.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个问题.农业经济问题,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