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应立足于自主自助(3)
2013-05-23 01:29
导读:自1998年来,我们出版了一些专著,如《创造 力学 》《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心》《人际关系心理学》《现代心理健康》《现代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心理
自1998年来,我们出版了一些专著,如《创造
力学》《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心》《人际关系心理学》《现代心理健康》《现代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前沿》《社会心理学经典导读》《社会性发展心理学》《为教育服务的心理学探微》《为中职服务的心理学探微》等。同时,我们还编写了一些教材和中小学生课外读物,如心理自测文库10册、中学生心理热线丛书10册、课外心理6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手册4册、心理健康教育24册、学生素质教育千万个怎么办9册、创新课堂3册、心理健康教育教程教师读本2册、心理健康学生读本24册、中职心理健康教材和教辅6册和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等。此外,我们也积极与地方合作,研发了一些地方教材,如1998年云南版、2003年江西版和2007年贵州版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等。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积极参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关政策和国
家教材的制定、审定工作。我先后作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2年)主要执笔人,《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导纲要》(2004年)编制专家组组长和《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学大纲》(2008年)编制组组长。从1999年开始,我先后参与了《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等国家课程标准的编制与教材的审定工作。
近20年来,我们不懈努力、孜孜以求,希望通过科研成果和实践工作为服务,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这也是我们作为心理工作者的心愿。
记者: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近二十年了,也参与了国家教育政策的制定工作,在您看来,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未来20年有怎样的前景?
中国大学排名 俞国良: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在未来20年,心理健康教育将可能是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在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
规划纲要(2010~2020)》,以及《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意见》等都强调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在中国科学院“2010~2020”我科报告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十二五” 发展战略报告,以及教育部正在起草的“十二五”高校社会科学战略规划研究报告中,心理健康领域都是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
特别是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坚持以德为先就是要以德树人,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校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能力为重是要培养“会解决实际问题、会做事的人才,是在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工作中做出业绩和贡献的人才”。能力的基础是心理健康,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具有良好的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能力的培养要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全面发展是“要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部在《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
在未来20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将会强调学生的自主自助,充分发挥他们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强调体验式学习,从经验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调适,在调适中成长;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地位,更重视学生自己选择作出决定,并对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强调接纳、欢迎、尊重和诚实的态度,学生通过自主自助学习,不仅帮助自己还帮助他人,即助己助人;强调学生个体生命的独特性,而不完全是一个年龄群体。因此,因材施教不仅是对教师而言,也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基础。强调培养素质、提升能力、学以致用、迎接挑战、自我实现和创造高峰体验。一句话,未来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真正提供学生发展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不是用教育去选择学生。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记者: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