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境认知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
2013-06-09 01:10
导读:3.3 健康学习和认知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情境认知与学习中学生必须获得对各种“理论知识”进行反思的机会,因为正是在这些假设
3.3 健康学习和认知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情境认知与学习中学生必须获得对各种“理论知识”进行反思的机会,因为正是在这些假设的基础上形成生活实践活动中的问题发现与问题解决,从而加深对所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整固。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学习中,树立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反思、实践的能力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究其实,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目的所在。
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的基本特征 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的教学模式的提出,源于对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情境的观察。当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融入了让学生运用所学心理健康知识在他们的生活情境中的理念时,这门课的意义才有可能发生。因此,参与基于社会情境的一般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是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结构形成的源泉。事实表明,在情境中获得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比通过死记硬背或“满灌式”所获得的知识更灵活、更有用。为此,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大堆陈述性的知识,而是要这些知识置于情境中,进行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文化实践,把所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情境活动相联系。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4.1 基于情境的行动。
情境认知理论学者认为,人们不是根据内心关于世界的符号表征行动的,而是通过与直接接触与互动来决定自身的行动的。在这种基于情境的行动中,在人的行动模式和处理事件发生的情感中,内隐的知识将在人与情境的互动中发挥作用。情境行动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实践者经常对情境进行反思。这表明,虽然随着实践者经验的日益丰富,其内隐知识的复杂性与有用性都会随之增加,但是当实践者必须处理不同情境中的问题时,他必须通过行动中的反思建构设计与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以便使情境行动得以继续。不同领域的实践都存在着情境行动与行动中的反思相互交替的现象。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4.2 参与的形式。
“参与”意味着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真实情境中,通过观察,体验、交流、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情境学习中有关参与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社会参与的形式,学习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但不可否认的是,参与不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用新的方式观察和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的透镜。
4.3 社团实践与仿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学习将社会性交互作用视作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学习的重要组成成分。为此,一个概念必须强化,这就是“社团实践”。该概念既强调学习是通过参与有目的模仿活动而构建的,同时,它也同样强调实践与社团的重要性。其含义是:在情境认知中,知识被视作实践能力;意义可理解为一种社会单元的构建,该单元共享着某一共同情境中的支柱;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作为一种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增强对社团体验的情境的参与。
由此,针对具体的教学过程,提出以下四个建议:
一是,在教学中提供的真实与仿真的境域和任务要能够反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在真实生活中的应用方式。
二是,提供给学生对真实生活过程进行观察、体验的机会。
三是,组建的课外学习社团和实践社团,能足以支撑课堂知识学习的社会协作性建构,使内隐知识转变为外显知识。
四是,改变目前的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提供针对学习的过程性的评价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学校对学生实施思想教育的一个载体。对学生的文化适应的研究成果表明,人从出身直至生命的终结都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观察和实践接受着他所处社团的信念、行为标准与价值取向的影响,健康心理的获得是文化适应的结果。与此不相一致的情况是,目前的教学往往并不提供,或无法提供学生进行文化实践的机会,即便有机会也是非常少。这其中包括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包括教学体制,学校条件,教师的教学理念等等。反思目前的心理健康课程,情境教学与情境认知应纳入教学规划和课程设计之中,通过教学使学生形成与我们文化价值相适应的心理,这才是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真正意义所在。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参考文献:
[1]朱晓斌.文化形态与[J].比较教育研究,1996,6.
[2]李维.认知心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3](英)泰勒.原始文化[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4]情境认知理论[OL].百度百科.
[5](美)J.莱夫等.情景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M].王文静,译.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桂诗春,实验心理学纲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7]曾金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困境及目标体系构建[OL].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8]孟万金.再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根基[J]江苏高教,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