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2.3健康理念下学生学习评价要多样化
健康理念的教学目标是要实现由应试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这种转变是全方位的系统变革,不仅要在教育思想观念层面上实现转轨,而且在评价系统构建和操作上同样要实现转轨。高校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没有升学的压力,致使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评价体系常是流于一种形式。在传统体育教学学生学习评价中,一般采取定量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即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以学生的运动技能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这种评价方法极大地挫伤了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倦情绪,有的学生甚至不愿上体育课。健康体育理念强调评价角度和方法的多样性,讲究多种评价相结合,例如,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等。这些评价方法以人为本,充分体现健康体育理念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主的要求。
2.4健康理念下重视课外锻炼的组织与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要求:“为了更好地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应当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加强学校与紧密联系。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学校体育,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刚由此可见,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归属的“群体”有大有小,可以是班与班之间,可以是系与系之间,可以是学校与学校之间,可以是地区与地区之间网。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形式多样,有班级的、系院级的、校区级的、也有校级的等等。课外体育活动有一种无形的凝聚力,把众多兴趣相同、情趣相近的学生联系在一起,开展各种竞赛、娱乐等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有利于学生相互交往,能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学生归属感的特殊需求,对课外锻炼进行有力引导,不但可以丰富校园体育,而且可以辅助提高课堂体育教学效果。
2.5健康理念下网络教学辅助作用的重要性
一般情况下,课堂信息交流存在四种方式,即以讲授法为主的单向信息交流—教师讲,学生受;以谈话法为主的双向交流—教师问,学生答;以讨论法为主的三向交流—师生之问互问答;以研究、探讨为主的综合交流—师生共同讨论、研究、做实验to。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提出与实施,使得网络这一大学生日常生活接触最多的媒体,成为高校体育教育的有利渠道。网络成为课堂延伸信息交流的重要方式。网络的发展已经影响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结构乃至整个教育体制。所谓指网络教学,是指以互联网为教学传输系统,为远距离的学习者进行教学内容,利用网络的特征和资源创造一种新的学习,以更有效地实现教育目标的学习活动ful。利用网络的强大功能,教师可以省去教师繁琐、重复的讲解,而且使学生的学习时间、内容完全自主,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网络教学平台作为连接教师、学生、学习资源三者的交点,不仅为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提供各类学习资源,而且更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和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不仅为课堂教学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提供支持,而且更为课外辅助学习提供了空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人,现代信息技术对于教学过程的渗透以及教学活动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体育教育活动有机结合是必不可少的。
2.6健康理念下体育教师要加强科研意识
体育科学研究是对体育运动的本质及规律的一种探讨和认识过程[n]。当今体育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学校体育科研工作是教育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就是要揭示体育科研对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教育功能及其客观规律,并且运用这些规律指导体育教学实践,使体育科学理论与体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长期的体育运动实践证明,现代体育运动的发展离不开体育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的开展。无论是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还是竞技体育训练水平的提高,乃至对群众体育活动的指导,都有赖于体育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的深人开展。行动研究是高校体育教师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教学现象和教学问题进行观察和研究,从而解决实际面临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探究性活动。在行动研究中,体育教师成为研究者,以参与者、当事人的身份,主动寻求体育教学理论的指导。在实际的体育课堂教学情境中,积极采取行动,解决不断变化着的日常教学问题,进而达到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目的。健康理念下要求高校体育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科研意识,同时将科研与教学密切结合,形成“教”“研”相长的良好局面。
3.小结
当今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围绕“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两大主题自上而下全面展开,不断深化。新的体育课程改革,强调课程决策、设计、实施和评价的个性化理解与主体性建构,强调多元参与、亲身体验和有效交往,力求使其成为师生共同成长、自主发展的平台。体育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的要求,才能满足现代学生学习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心理调适,摈除长期以来传统教学理念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