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2.2中职学生的状态日益多元化,难度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发展,中职学生在思想观念、标准、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上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也暴露出不少思想上的新问题;其一,意识淡薄,信仰模糊。其二,法制观念淡薄,对社会上出现一些违法现象很漠视。其三,意志力缺乏,不能经受打击、挫折。其四,个人主义、自私自利现象严重,性格孤僻、冷傲,缺乏合作精神。其五,价值观偏差,享乐主义严重,缺乏艰苦奋斗的品质。同学之间攀比风盛行,爱讲排场、讲高档。其六,独立自主意识差,依赖性越来越强,一接触现实生活往往束手无策。
3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合理运用心
3.1因人施教
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反复证明,无论是知识的传授,还是品德情操的陶冶,最忌”公式化”、”一刀切”。当前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收效甚微,其原因之一也往往就在于此。常言说,育人要“因材施教”,做思想工作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从心理学角度看,其主要理论依据就是“心理的个别差异”,即每个人不同于其他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不能忽视人的个性,采用强输的方法。
3.2因势利导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常见的学生心理现象主要有:挫折和逆反心理、嫉妒和攀比心理、表扬和批评心理。心理学的研究详尽地介绍了这些心理现象的特点、形成及规律。我们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如果能掌握相关心理学的理论,就能够更好地分析和对待这些心理现象,制定合理的教育方法,实现教育目标。
3.3持之以恒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在于思想,人实现转变的过程是积极思想和消极思想互为消长的过程。心理学家认为,人总有某种惰性,很容易被多次重复的说法和做法牵着鼻子走。重复和暗示次数多了,时间长了,就会形成一种自我意识,就会具备一种改变自己的魔力。也就是说人是可以转变的,人的思想也会被潜移默化。
3.4擅用人格魅力 中国大学排名
实践证明,教师拥有人格魅力,能够对被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心理活动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因此,教师的人格魅力如何,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要保持一种积极、乐观、自信的心境;要加强自我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做到襟怀坦白、诚实正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发挥巨大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