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探析心理学理论观照下的写字教学(2)

2013-07-16 01:04
导读:四、我能写好——自我效能的挥发 在进行写字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培养学生能够写好字的信心。让他敢于写敢于练习。其实,这种自信心的培养在一定程

  
  四、我能写好——自我效能的挥发
  
  在进行写字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培养学生能够写好字的信心。让他敢于写敢于练习。其实,这种自信心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自我正确认知的效能感描述。班杜拉把自我效能看作是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自我效能如果能做到正确的认知,这时自我效能感就是自信心的代名词。
  学生在练字时,开始的时候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畏难情绪。有的会知难而退,有的却越挫越勇,不同的结果也可想而知。诸多研究证明,自我效能感强的人,他们的行为往往更容易成功。因此,在引导孩子进行写字训练的时候,必须引导孩子对自我效能感有一个科学、正确、积极的认知,进而产生能写好字的自我效能信念。
  另外,班杜拉及其学生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培养个体的自我效能:适当的外部强化,因为外部强化能促进任务的完成,激励人去不断奋斗,再者,外部强化能使人看到自己的进步,提高对自我能力的判断;及时进行强化;加强归因训练[4]。这些也都可以用到对学生进行写字训练的过程中去。
  
  五、字如其人——个性唯美的追求
  
  个性即个体性,是指人的差别,它给人以特色,展示一个人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可以表现在人的思想、态度、兴趣、气质、潜力、人生以及体格特点等多方面。似乎与人格相同,但是它只是指向个体性,而人格既能代表个人,又能解释这个人的行为。个性的追求是一种唯美的追求,是一种优秀个体性的表现。
  书法或者写字训练本身就是一种的展现。线条的柔美或者大气,一张一合,张弛有度,艺术的品格在练习或者训练的过程中得到激发。评论一个书法名家,上还是在意这个人的品格的,比如宋朝的蔡京虽然书法为一些人所推崇,但他在品格上有了败笔,他的书法也随之大大地受到了影响,以致于“宋四家”中无他的席位。可见,书法的历史品格对书者的个性要求是不言而喻的。同时,书法或者写字训练一旦能管窥入门之境,进而登堂入室,一个唯美的个性也会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只是这种唯美是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的。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因此,在对学生进行书法或者写字训练时,要着眼于长远,不能只为了一时的卷面分数;要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兴趣的培养,不能只是强迫的训练。当然,写字训练也不是非得成为一个书法家,否则就背离素质教育的内涵了。
  教师为了孩子的发展而重视书写训练,这无可厚非。但在各种教学理论充斥于教学世界的同时,我们不需要盲从,因为很多简单的常见的学理论被我们遗失了。重新拾起它们,写字教学将会自动地降低门槛。
  
  六、心理健康的默默维护——写字训练的意外收获
  
  从心理健康角度来说,写字教学关系着学生情操的陶冶和思想品质的修炼,长期学书练字,能锻炼沉着、耐心、坚毅等优秀品质[5]。这是笔者看到的一个观点。经过半年的写字训练发现,部分学生由原来比较易激动、毛躁变得沉着、有耐心了。这是一种意外的收获,也看出写字训练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默默地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正如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蹴而就一样,学生的耐心、沉着、快乐体验、坚毅等良好品质也是在这个不断的练字过程中逐渐得到提升的。
  综上所述,写字教学中,只有遵循心理论的,才能保证写字教学的有效,乃至高效。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3]http://www.6art.net/2004/12-1/13024863272.shtml
  [4]叶浩生主编: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5]http://www.xydekt.com/xzjy/ShowArticle.asp?ArticleID=97

上一篇:浅谈中介语石化之心理认知分析及对二语教学的 下一篇:浅议心理学理论在优化高数教学策略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