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择业和就业带来的焦虑。即将的大学生面临着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就业,随着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的深人,择业和就业中引人了双向选择的竞争机制,打破了以往那种毕业时等待分配的旧惯例。所有面临毕业的大学生都得接受的选择,再加上就业形势的相对日趋紧张,就业岗位要求和标准的日益提高,相当数量的大学生缺乏足够而必要的就业心理准备,毕业甚至未毕业时就出现了严重的就业心理压力:表现为无法紧张有序进行大学后期的学习,整日优心忡忡,情绪低落,出现严重的心理焦虑和躯体不适与障碍,心理承受能力愈发脆弱,如不及时排解、调适,往往会发生心理崩溃,导致非常消极、负面的后果。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与执行,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数量越来越多,由于我国传统中的“护犊”心理,许多大学生往往受到父母的过分保护和宠爱甚至溺爱,从而导致这部分大学生心理脆弱,意志不够坚强,应付压力能力圈如。部分学生存在个性方面的缺陷,如性格过于内向,敏感多疑、自卑、虚荣心重、依赖性强、优柔寡断,基本上没有多少挫折和失败的经历,承受挫折、意外打击和适应的能力较差,一旦受到意外打击或是挫折,如失恋、父母离异、亲人伤亡等,往往精神上容易发生崩塌、行动上茫然无措,不能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应对,逃避现实。现实生活往往要求社会的个体具有知难而进、坚韧不拔的心理素质,心理的过于屏弱和社会要求的坚强心理素质对于这部分大学生来说是一对巫待解决的矛盾,否则就会陷人心理障碍和精神崩溃的泥潭而难于自拔。总之,坚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有效的应对压力和人生中必然存在的困难、挫折与打击是大学生必修的一课。
三、解决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方法
1.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积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校园环境,包括校园自然环境、文化氛围、舆论导向等方面,这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要大力进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通过规章制度文化设施等“硬件”建设和思想的“软件”建设,弘扬正气,打击歪风邪气和不良倾向,营造一个能鼓励大学生公平竞争、坚持真理、积极向上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要详细掌握学生的、学习、健康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切实改善学生的生活环境。特别是对贫困学生的经济困难,在完善与之配套的奖学金和贷学金制度之外,还要做好困难补助、勤工助学等工作。
2.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工作体系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系统的工作。教育的功能不仅仅是“解惑、授业”,更重要的还在于“传道”—教给学生“做人之道”,对此,每一位教师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无论是学生者,还是授课的广大教师在工作中都要切实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另外校园里还必须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工作体系。首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把心理健康教育纳人培养目标,向学生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心理疾病,学会情绪方面的自我疏导。其次,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设立心理咨询信箱,定期向学生开展心理健康的测试工作,从中发现问题,进行早期干预和个别咨询与治疗,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心理问题,通过心理咨询可以帮助精神正常但又存在某种心理重负的大学生找出引起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工作、生活和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不适和障碍。最后,要开展挫折教育,培养耐挫能力。教育学生充分认识挫折的普遍性和必然性,使他们懂得人只有在挫折中战胜困难超越挫折才能成长成材的道理,懂得逆境不过是成功的必然伴奏而已。在具体工作中要给予学生适当的压力,有意识地创造挫折情景,教会他们在挫折中培养耐受力,锻炼坚强不屈的意志。另外还要根据学生的整体情况,与专业的心理工作者密切配合,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3.引导大学生及时调整人生目标、加强自我教育
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大学生平时应该加强自我心理、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预防心理危机和障碍的最佳方法是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培养健康心理。首先,要树立高远的理想,明确人生的目标和意义。没有远大的理想就没有强大的前进动力,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远大的理想,人的生活才会有意义,生活才会充实,遇到困难和挫折才有勇气和干劲去努力克服和超越,才不会陷人恐惧、无助最终导致心理危机。其次,大学生应当学会正确地自我评价。要对自己作出科学而客观的评价,自我评价过高会导致狂妄自大,一旦目标和理想不能实现就会很容易精神低落,情绪失常;自我评价过低则会心灰意冷、自暴自弃,更不能充分发挥自己本来具有的能力和特长。大学生应该对自己的能力和优缺点作出客观科学的评价,尽力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弥补自己的劣势和缺点,学会与人为善,在竞争中同时又不忘记协作精神。第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积极偷快的心境。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使自己有一种安全感、归属感,能得到他人的友爱与尊重,从而有利于心理的健康发展,最终有利于个人学业的顺利进行和能力的不断发展。第四,要接受必要的性知识教育,这样可以使大学生科学严肃地对待性问题。既要改变禁欲主义的消极态度和方法,又要防止纵欲主义的泛滥,使得大学生的性意识得到健康的发展。
4.对毕业生要进行有计划的择业和就业
择业和就业是大学生不可避免的敏感问题,处理不好就会给他们带来较大的压力和焦虑,尤其是对那些就业观念陈旧的学生,因此,要结合时代的特点和的方针政策及时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
在社会转型期的今天,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学校、家庭及社会都应该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