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析教师教学效能感对教师教学的影响(2)

2013-07-21 01:06
导读:三、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培养提高 美国学博士海姆.G.吉诺特(CHhain G Ginott)所说的那样:“在学校当了若干年教师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学的成功

    三、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培养提高

    美国学博士海姆.G.吉诺特(CHhain G Ginott)所说的那样:“在学校当了若干年教师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培养与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者指出教师效能感的形成与变化会受到教师的实际教学经验即掌握经验、观察榜样教师教学获得的经验即替代经验,劝说以及教师自身的情绪等心理状态的影响,同样教师效能也会受到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的影响,如教师性别、教师评价制度、社会风气等。提高教学效能感,可有以下几个举措。

    (一)从个人层面看

    1.对教学成败进行合理归因

    教师对自己的成功做出了高能力和努力归因,而对于失败教学则归因于外部不可控因素,这种归因取向是积极的。研究表明,如果个体把自己成功行为归因于自己高能力,就会感到自豪与自信,就会增强再次成功的期望,就会再作努力:如果个体把自己失败行为归因于自己能力低下,就会感到沮丧与羞愧,就很少甚至无成功期望,就不会再做努力。但是,如果个体把自己失败行为归因于努力不够,则个体虽然会感到惭愧,但会产生再次成功的期望,再去奋发努力。由此可见,教师的归因取向是积极的,有利于增强后续教学效能感,改进后续教学行为。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效能感,就应该进行积极、努力地归因吗,对教学中出现得问题作易控的、不稳定的和内部的归因;认识到只要自己努力工作,积极掌握良好的教学策略、增强责任感,就会成功地完成任务;认识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教师进行恰当的归因对于激发成就动机,提高教学效能感有着积极的意义。

    2.设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帮助教师积累成功体验

    班杜拉认为,教学效能感来自于各种教育教学经验,以往多次成功的经验会增强教师对未来取得成功的信心,增强教学效能感,而过去多次的失败则会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产生怀疑,并降低个人教学效能感。可见,从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获得成功,是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条件。而教师判断自己的教学是否成功是与其教学目标相关联的。戴维克等人把个体的成就目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操作目标,指向外界,人们的活动目标是为了取得外界良好的评价;另一类是掌握目标,指向任务本身,人们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知识和发展自身能力。

    (二)从学校层面看

    1.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改变与提高,可以进行专门的训练。研究表明。,经过训练的教师会认识到新教学方法更有效、更符合教学实际,对学生的学习名具有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培训也使得教师认识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认识到自己更大的教学潜能还有待于挖掘,从而增强了他们的教师效能感。学校应充分认识到提高教学效能感的重要性,不断为教师创造进修培训的机会,是教师的知识不断得到更新,教学能力不断得到发展,教育信念不断增强,并鼓励、支持和帮助教师在实践中革新教学方法,熟练掌握教学策略。一旦获得成功就能促进学生的学习,从而增强教师教学效能感。

    2.改革教师工作评价制度

    工作评价对教师效能感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传统的教师评价是一种奖惩性评价,评价主体、标准、内容、方式等单一化,过于注重学生分数,易引发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而且以牺牲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为代价,因此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现代学校应实行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目的,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内容、标砖、方式多元化的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通过评价,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其特长,让教师及时、充分地获得有益于效能感发展的信息和机会,让评价成为教师发现自我、建立自信、欣赏别人的过程,从而提升教学效能感,并促进其专业成长。

    (三)从社会层面上,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社会支持体系

    社会支持是个体因在社会中受尊重、被理解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表明。,个人教学效能感遇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呈显著地正相关,家庭支持和朋友支持对个人教学效能感具有预测作用。教师感觉到较多社会支持者对自我形象的感觉越积极,社会的支持越多越能增强力量感,形成高的教学效能感。

    应该建立积极的、和谐的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社会支持体系,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地位,使教师真正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使广大教师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从而使学校、社会、家庭真正形成教育合力,促进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提升和发展。

上一篇:浅谈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