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通河县防旱抗旱对策分析(2)
2013-08-20 01:03
导读:3、及时修复应急水毁工程。为保证正常取水和输水,要及时完成浓河拦河坝、富乡拦河坝、和平拦河坝、岔林河二号坝水等渠首水毁工程维修加固及提水
3、及时修复应急水毁工程。为保证正常取水和输水,要及时完成浓河拦河坝、富乡拦河坝、和平拦河坝、岔林河二号坝水等渠首水毁工程维修加固及提水站进水池清淤工作。
4、抢前抓早打好抗旱补水井。全县计划新打抗旱补水井3020眼,其中,水库灌区650眼,拦河坝灌区1000眼,井灌区1370眼,以上机电井建成可基本解决15.1万亩水田的泡田用水问题。
5、因地制宜建好提水站。组织力量及时检修和购置抗旱设备,并做好提水泵站规划建设工作。一是发动群众组织设备,建临时提水站,提未断流的江水、河水进行抗旱保灌。二是在已断流的浓浓河、岔林河、西北河河段上建好大口径提水泵站,拦截并引提地下潜流水进行泡田,预计可增加0.5万亩水田泡田面积。三是,水库
渔业养殖让位于灌溉,在十一座水库设大口径临时泵站,引提水库死库容水进行泡田灌溉。
6、发动群众整修加固灌水渠道。为加快输送水速度,减少输水损失,增加灌溉面积,春灌前各乡镇要组织力量对影响输送水的灌水渠道进行整修加固。
7、合理放水科学调度。拦河坝灌区: 4月10日提前破冰提闸放水,并组织好用水农户抢抓头茬水,提高现有水源的利用率,灌水原则是先下游后上游。预计提前10天放水可增加引水量880万立方米,可增加泡田面积4.4万亩。
水库、塘坝灌区:在旱整地基本完成后,适时集中统一放水,提高用效率,灌水原则是先上游后下游。
8、大力推广节水灌溉。积极推广水田“浅湿浅”“浅湿干”及控灌技术,充分提高水的利用率。按每亩泡田节水10立方米计算,全县推广水田节水灌溉面积60万亩,可节水600万立方米,可增加泡田面积4万亩。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二)农技措施
1、浅翻、旱耙。水库灌区和拦河坝灌区水田,积极推广浅翻地,一律实行旱耙地。
2、先整地后放水,泡田插秧一茬水。实行分区集中统一放水,没有完成旱整地的地块区域不放水,泡田插秧实行一次供水。如能切实实行浅翻、旱耙和泡田插秧一茬水,每亩水田泡田期可节水30立方米。如水库和拦河坝灌区有1/2水田实行如上农技措施,11万亩水田可节水330万立方米,增加泡田面积2.2万亩。
(三)农艺措施
1、旱田适时采取坐水种和保湿剂技术。发动并鼓励农民利用机电井、临时泵站提地下水、河流水,进行旱田坐水种,积极推广保湿剂新技术,确保实现一次播种保全苗。
2、有计划调整种植结构。全县水田面积92万亩,渴水面积30万亩。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可进一步解决水田泡田29万亩,预计仍将有1.0万亩水田无水泡田。对此,需因势利导,鼓励无水泡田地块的农民实行水改旱。
(四)气象措施
根据今年春季旱情分布实际情况,要及时调整布局,做好人工增雨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到人员
培训到位、高炮检修到位、炮弹准备到位,严阵以待,在有利于人工降雨的情况下要抓住有力时机,实施人工增雨作业。
(五)组织措施
按照抗大旱、救大灾的思想,明确任务,分工负责。气象、水文部门搞好水情、雨情预测预报;信用联社、农业等部门做好贷款筹备,简化手续,建立农民抗旱贷款绿色通道,确保抗旱资金需求;水利、农机、生资部门做好抗旱设备物资落实调配、机电井建设工作;石油部门搞好抗旱用油调运和储备;、物价、涉农执法单位做好生产资料的监管,杜绝哄台物价等坑农害农事件发生;公安部门协助水务部门搞好分、调水工作,避免水事纠纷.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