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稻田生态养鱼技术网(2)
2013-10-30 01:17
导读:3.3开好进、排水口 进、排水口的地点应选择在稻田相对两角的田埂上,如此,进、排水时,可使整个稻田的水顺利流转。进、排水口要设置拦鱼栅,避免
3.3开好进、排水口
进、排水口的地点应选择在稻田相对两角的田埂上,如此,进、排水时,可使整个稻田的水顺利流转。进、排水口要设置拦鱼栅,避免跑鱼。拦鱼栅可用竹、木、砂网、尼龙网、铁丝网等制作,安装时使其呈弧形,凸面向田内,并插入田埂157cm以上,左右两侧嵌入田埂口子的两边,拦栅务必扎实牢固,若在进水口内侧附近加上一道竹帘或树枝篱笆,可有效地防止鱼顶流跃逃与拦截渣杂塞拦而引起阻水或倒栏。
4科学
4.1适时放养
4.1.1放养种类及规格。放养鲤鱼,一般放养当年鱼种3.3cm以上,鲫鱼在3cm左右即可放养。
4.1.2放养密度。放养草鱼为主的稻田一般是培育鱼种,可放养草鱼夏花1.95万尾/hm
2左右,再搭配混养鲢、鳙、鲤、鳊鱼等6 000~7 500尾/hm
2,气温高、生长期长、养鱼条件好的则可多放;反之,应酌情少放。
4.1.3放养时间。如当年鱼种应力争早放,一般在秧苗返青后即可放入,早放可延长鱼在稻田中的生长期。放养隔年鱼种不宜过早,约在栽秧后20d左右放养为宜,放养过早鱼会吃秧,过迟对鱼、稻生长不利。晚稻田养鱼,只要耙田结束就可投放鱼种。鱼放养后要绝对禁止鸭子下田,以免养鱼失败。
4.2专人管理
养鱼稻田要有专人管理,每天检查巡视,做好防洪、排涝和防逃工作,特别是下大雨要防止田水漫埂、冲垮拦鱼设备,造成逃鱼。平时注意维修及清理进、排水口的拦鱼设备,晒田前要疏通鱼沟和鱼溜,田埂漏水要及时堵塞。
4.3适时调节水深
养鱼稻田水深最好保持7~16cm,养鱼苗或当年鱼种水深保持10cm左右,到禾苗发蔸拨节以后水深应加到13~17cm,养2龄鱼的水则应保持15~20cm。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4.4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稻田中水温在盛夏期常达38~40℃,已超过鲤鱼致死温度(当年鲤鱼38~39℃,二年鲤鱼30~37℃),如不采取措施,轻则影响鱼的生长,重则引起大批死亡。因此当水温达到35℃以上时,应及时换水降温或适当加深田水。
4.5病害防治
稻田养鱼主要鱼病有细菌性肠炎、寄生虫性鳃病、皮肤病,掌握鱼病流行季节,定期物能有效地防止鱼病发生。另外,还要注意防治水蜈蚣、水斧虫、黄鳝、水蛇等敌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