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构成粮食霉变的要素及控制方法(2)
2013-11-14 01:24
导读:影响微生物的条件很多,主要是水分、温度和气体成分。其中水分最重要。 1、水分 水是微生物生存的必须条件。水不仅是微生物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直
影响微生物的条件很多,主要是水分、温度和气体成分。其中水分最重要。
1、水分
水是微生物生存的必须条件。水不仅是微生物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直接参与代谢作用,而且是各种生化反应的媒介,此外,水还有调节渗透压和温度的功能。在过于干燥的环境里,微生物就不能生长。
储粮环境的水分条件,包括大气湿度、仓房湿度、粮堆湿度和粮食含水量。其中粮堆湿度和粮食含水量对粮食微生物的生长发育有直接的影响。不同的微生物对环境水分的要求是不同的。细菌和酵母菌对水分要求较高,而许多霉菌对环境水分要求不高,所以,对储粮来说霉菌的危害远比细菌和酵母菌大的多。
干生性霉菌生长的最低相对湿度为65%左右,与之相平衡的粮食水分,就是通常所说的“安全水分”。这种水分含量因粮种而不同,谷类粮食水分为13%左右,豆类水分为12%左右,油料水分为6%~8%。在这种低值水分条件下,微生物难以生长为害。因此,控制环境的水分条件,保持干燥,是粮食防霉的首要关键。
2、温度
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只有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正常进行。所以,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繁殖和存亡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微生物对环境温度具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在最适温度下,微生物生长旺盛、繁殖迅速,当超过最低或最高温度界限时,微生物代谢会受到抑制,甚至停止生长或死亡。
在粮食微生物的区系中,以中温性的微生物最多,危害也最大。它们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40℃,生长的最低温度为5℃~15℃。在粮食防霉中,控制环境水分的同时,采用低温储藏,可以有效地抑制微生物。
3、气体成分
在粮食微生物的区系中,绝大多数是好氧菌,氧是其呼吸作用必须的条件。粮堆中氧气的浓度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有影响。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好氧菌在其最低需氧量以下,生长会受到抑制。所以,自然地或人为地使粮堆中达到完全缺氧,好气性的微生物则不能生长繁殖。当氧浓度降到2%以下时,大部分好氧菌会受到抑制,若氧浓度在0.2%以下,一些耐低氧的霉菌也会受到抑制。所以缺氧储粮是气调防霉技术中的一个重要措施。
当环境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40%以上时,对微生物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二氧化碳的浓度高达80%时,几乎可以抑制全部霉菌的生长。
在粮食储藏中,氧浓度控制在0.2%~2%或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40%~80%,是气调防霉的有效剂量。
综上所述,防止和减少微生物污染;提高粮食质量使之具有抗霉能力;控制环境条件的水分、温度和气体成分,是粮食防霉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措施。オ
【参考文献】 [1]
粮食局人事司.粮油保管员.北京:中国出版社,2006.4.
[2] 项琦等.粮油微生物.中国出版社,1984.9.
[3] 殷蔚申.粮食微
生物学.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0.
[4] 廖湘萍.
微生物学基础.北京:高等出版社2002.12.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