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丰产栽培技术网(2)
2013-11-16 02:03
导读:6垦复抚育 垦复能有效改善土壤条件,提高通气保水性,提高土壤肥力,蓄积水分,减少病虫害,促根伸展,增加产量。一般油茶林宜3年大挖1次,1年中耕
6垦复抚育 垦复能有效改善土壤条件,提高通气保水性,提高土壤肥力,蓄积水分,减少病虫害,促根伸展,增加产量。一般油茶林宜3年大挖1次,1年中耕1次。垦复冬夏季皆可进行,冬季宜深挖,深度以25cm为宜,夏季宜浅挖,深度以10cm为宜,应尽量不伤根或少伤根。垦复方法有:①15°以下平坦地宜用全垦,先砍杂灌杂草,而后顺水平带环山而上,边挖边把泥土覆盖在杂草杂灌上,并做好拦水埂,埂高15~20cm,埂宽60cm,以控制水土流失,加速杂物腐烂,提高土壤肥力;②对已遭受侵蚀的林地宜将沟先填平再进行深挖垦复,并做好水平排水沟或鱼鳞坑,以利水土保持;③带垦宜用于林相较整齐、坡度15°以上地块,即从山脚至山顶横向水平挖一带、留一带,带宽视株行距而定,逐年更替垦复;④穴垦适宜于坡度在20~30°的地段,在全面砍除杂草杂灌的基础上,围绕树蔸深挖垦复,一般树冠多大垦复多大,把泥土往蔸上覆,杂物埋入土内;⑤修山,一般适宜于陡坡、山塘、水库周围、沿线地带,即仅砍除杂灌而不挖土,以免垦复造成水土流失。
7病虫害防治 (1)油茶炭疽病。其特点是危害期长(4~11月)、侵害部位多。整个生产期内病原菌多次侵害油茶的芽、叶、花、果,病原菌以菌丝在病部越冬,越冬病部产生孢子堆,经雨水溶解分散,再经风雨感染,7~8月达发病高峰期。根本措施是选择抗性强的高产品种,高接换种或科学营林综合治理。冬剪时将一切病原体剪除集中烧毁,也可在夏季发病高峰前喷1%波尔多液3~4次,11月份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树体各部进行防治。
(2)油茶尺蠖。为间歇性暴发害虫,以幼虫咀食叶片为害,1年1代,当气温达到18℃以上时,成虫羽化产卵,幼虫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有群集性。可人工防治进行灭蛹、刮卵或捕蛾,物防治应在3龄前进行,可用3%敌百虫粉30kg/hm2喷杀或90%敌百虫2 000~3 000倍液、亚铵硫磷800~1 000倍液喷杀。
(3)油茶刺绵蚧。以幼虫或成虫吸取叶片嫩枝梢的液汁为害,其分泌物可诱发油茶煤病。1年1代,以受精雌虫越冬,第2年4月中旬产卵,7月两性分化,人工防治可于4~5月人工剪除虫源,将被害枝叶集中烧毁,5月中旬至6月上旬可用50%敌敌畏乳剂或90%敌百虫晶体200~1 500倍液喷杀。
(4)油茶煤病。是由蚧虫类、蚜虫等危害诱发而引起。煤病病菌从诱发害虫的排泄物中吸收养分过着寄生生活,附在枝叶表面,形成1层黑色的煤污层,阻塞了植株正常的光合作用及气体交换,最后引起病株死亡。因此,诱发害虫的存在是病害发生的基本条件,另外低温和高温也有利其发生。防治的根本是须消除油茶剌绵蚧等害虫。
8种子采收 果实采收与种子处理直接关系到油茶的产量和质量,须严格掌握。油茶种子采收宜在茶果表皮茸毛脱尽,部分茶果开始开裂时采收,过早采收则出油率低,油质也受影响,太迟则会茶果开裂茶籽脱落导致减产。采下的茶果放在晒场晒几天,待茶果全部开裂时捻出茶籽,晾晒干便可放于通风处贮存或进行调运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