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国内园林彩叶植物应用研究(2)

2013-11-30 01:34
导读:5结语 在园林绿化树种配置中很讲究“色、香、味、形”的变化[40]。和园林中小品等其他硬质景观的色彩相比,彩叶园林植物的色彩具有周期性、多变性、

  
  5结语
  
  在园林绿化树种配置中很讲究“色、香、味、形”的变化[40]。和园林中小品等其他硬质景观的色彩相比,彩叶园林植物的色彩具有周期性、多变性、生动性、丰富性和有亲和力等特点。利用花灌木和彩叶树木随季节变化而开花和叶色转变等来表达时序更迭,可形成美妙的四维空间景观[41]。对于彩叶植物的自然美、色彩美和意境美,园林工作者若能充分掌握并加以精巧安排,必能形成神奇之笔。
  
  6参考文献
  
  [1] 袁涛.彩叶植物漫谈[J].植物杂志,2001(5):12-13.
  [2] 于晓南.彩叶植物多彩形成的研究进展[J].园艺学报,2000(S1):533-538.
  [3] 罗成.华南地区彩叶植物资源及应用的初步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1994.
  [4] 丛日晨.彩叶植物打造奥运“色彩工程”[J].中国花卉园艺,2004(12):9-10.
  [5] 谯德惠.彩叶植物让上海从“绿色”迈向“彩色”[J].中国花卉园艺,2006(12):11.
  [6] 张治明.丰富北京城市园林树种的问题与对策.北京园林,2001(4):2-5.
  [7] 高俊平.中国花卉科技信息全书[M].大连:科技出版社.1998.
  [8] 王凤江.选准切入点,让北京城市绿化更加多姿多彩——北京城市园林绿化树种选择发展的思考[J].中国园林,2003(1):62-63.
  [9] 张佐双,胡冬燕.北京地区彩叶园林植物的引种和繁殖研究[J].北京园林,1997(2):5-10.
  [10] 金袅,金铃鸣.怎样引种欧美彩叶苗木[J].中国花卉园艺,2004(18):34-35. 
    [11] 李保印.红色叶树种资源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J].河北林果研究,2003(2):191-193.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12] 曾丽,孙佳,臧西瑜,等.彩叶植物在上海地区的种类及应用调查[J].上海大学学报(科学版),2007,25(2):150-155.
  [13] 王从彦,郭二辉,胡颖,等.河南野生木本彩叶植物资源评价与园林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8968-8969,9020.
  [14] 李晓薇.合肥市彩叶植物种类及应用调查[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1):61-63.
  [15] 刘秀文,刘克旺,侯碧清.长沙市园林彩叶植物调查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4):94-98.
  [16] 丁廷发,谢必武,张凤龙.重庆市彩叶植物种类及应用调查[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2):126-129.
  [17] 章丹峰,徐芸茜,沈剑英.我国彩叶植物的选择及其园林应用[J].北方园艺,2007(4):176-178.
  [18] 谷颐.长春市园林常见彩叶植物种类及应用的调查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6,16(2):100-102.
  [19] 谷颐.长春市园林常见彩叶植物种类及应用的调查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6,16(2):100-102.
  [20] 李彩云.厦门市彩叶植物种类及应用调查[J].西北院学报,2004(3):152-156.
  [21] 徐华.深圳市彩叶植物种类及应用调查研究[J].中国园林,2003(2):56-58.
  [22] 邓大庆.宜都市园林彩叶植物种类及应用调查[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7):81-84.
  [23] 王卫成.甘肃省彩叶植物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J].甘肃农业科技,2006(12):28-30.
  [24] 臧西瑜,汤晓敏,王云.彩叶植物在居住区造景中的应用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7,25(3):209-214.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25] 余明光.彩叶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价值初探[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3):89-91.
  [26] 赵君,夏宜平.彩叶地被植物在杭州园林绿地中的配置应用.北京园林,2007(1):21-25.
  [27] 李阅军.色彩灌木在城市绿地建设中的选择及布局[J].湖南林业科技,2003(2):83-85.
  [28] 张朝阳,许桂方.色块布置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陕西林业科技,2004(3):57-59(4):36-38.
  [29] 林绍生.应用模糊评价观叶植物的观赏性[J].亚热带植物通讯,2000(2):43-47.
  [30] 田旗.德国主要全年色叶树种及其园林应用[J].中国园林,2004(9):50-51.
  [31] 李福寿.彩叶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林业调查规划,2004(S1):173-174.
  [32] 王少平.彩叶植物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初探[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3):37-39.
  [33] 汪源,陈其兵,刘光立.常色叶类树木在四川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对策[J].生物学杂志,2003(4):36-39.
  [34] 张启翔,吴静.彩叶植物资源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J].北京林业大学报,1998,20(4):126-127.
  [35] 袁荣焱.彩叶树在植物造景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7(3):32-33.
  [36] 潘步昌,王志清,谢以萍.彩叶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广西园艺,2006,17(2):47-49.
  [37] 邵果园.彩叶植物及园林应用[J].热带农业科技,2006,29(4):22-24.
  [38] 刘维华,李梅.彩叶植物的观赏价值及其应用和发展前景探讨[J].广西园艺,2006,17(2):13-14.
  [39] 邱樟土,方根深,许旗.千岛湖彩叶植物资源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利用[J].林业调查规划,2007,132(3):157-159.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40] 俞禄生.冬季彩色苗木新品种及其在园林中应用[J].中国花卉园艺,2003,4(7):20-21.
  [41] 徐德嘉.植物景观意匠[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论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研究与推广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