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膜下滴灌技术在马铃薯种植中的应用效果(2)
2013-12-09 01:08
导读:2试验结果与节水分析 2.1马铃薯膜下滴灌与普通灌溉方式指标分析通过对两种灌水方式的试验表明,膜下滴灌比普通灌溉方式全生育期亩均节水420立方米,
2试验结果与节水分析 2.1马铃薯膜下滴灌与普通灌溉方式指标分析通过对两种灌水方式的试验表明,膜下滴灌比普通灌溉方式全生育期亩均节水420立方米,节水率93%;膜下滴灌减少了田间杂草和病虫害的发生,早、晚疫病5月底6月初发病较普通灌溉方式推迟5~10天,发病率较普通灌溉方式减少25%,马铃薯甲虫发病率较普通灌溉方式减少30%,整个生长周期锄草较普通灌溉方式减少3~4次,大大节省了劳动力;肥料通过滴灌系统直接施入马铃薯根部,减少肥料挥发,具有溶解好,吸收快的优点,肥料的利用率提高。
2.2马铃薯膜下滴灌与普通灌溉方式效益分析试验表明,运用膜下滴灌技术种植的马铃薯平均单产3.03吨,较普通灌溉技术种植的马铃薯平均增产0.63吨,按目前马铃薯价1元/公斤计算,每亩可增加产值630元。扣除滴灌286元,加上马铃薯在全生育期亩节约水费42元,节约农及锄草用工成本35元,节约用工成本15.5元等费用后,膜下滴灌马铃薯亩均可增收439.5元。同时,可减轻农户负担,极大提高了农户的劳动生产率。
3结论 通过一个生产周期的马铃薯膜下滴灌试验,结果表明:①膜下滴灌是一种可控制的局部灌溉,可适时适量的灌水。系统采用管道输水,减少了渗漏,最大限度地防止了水流失。在塑料膜下灌溉,充分利用水资源,有效抑制了蒸发量过大造成的水分损失。②水、药、肥并施,培肥地力、降低病虫害发生率。从单一浇水转向浇营养液,把水变成了庄稼的“复合水溶剂”,水、肥、农药通过滴灌带直接作用于作物根系,极大地改善生态和作物生长环境,实现了由浇地向浇作物的转变。③减少机耕作业,降低机耕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户收入。地面灌时,挖土堵口,工作条件差,劳动强度大,且垄间无水,杂草少,因此可减少中耕、打毛渠、开沟、机力施肥等作业,减少了作业层次,降低了劳动强度,使人工作物定额提高到60~80亩/人,农户收入也相应增加。④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在各种作物上试验表明,采用膜下滴灌技术苗肥、苗壮、增加收获株数,并为作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水、肥、气、热环境,可使作物增产30%左右。⑤膜下滴灌技术、和生态效益良好。膜下滴灌马铃薯可增产20%以上,又可节省水、肥、农药、和机力;膜下滴灌技术使水的利用率大幅提高,可有效缓解水资源紧缺的压力并可节水50%以上,既减少深层渗漏,能较好地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又减少了化肥、农药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⑥膜下滴灌技术发展前景广阔,应用效果良好,应大力推广膜下滴灌技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中国大学排名 参考文献
[1]杨金麒.推广膜下滴灌技术提高节水增产增效水平[J].中国棉花网,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