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北方化学除草存在问题与对策(3)
2014-01-14 01:32
导读:5难治杂草种类问题与对策 5.1难治杂草种类及问题 由于忽视灭草措施、不合理耕作轮作、不合理使用除草剂等原因,农田杂草种类减少,难治杂草增多,主
5难治杂草种类问题与对策 5.1难治杂草种类及问题
由于忽视灭草措施、不合理耕作轮作、不合理使用除草剂等原因,农田杂草种类减少,难治杂草增多,主要在多年使用除草剂的大田作物,如大豆田鸭跖草、刺儿菜、大刺儿菜、问荆、苣荬菜等;水稻田匐茎剪股颖、稻李氏禾、扁秆藨草、日本藨草、藨草、慈姑、空心莲子菜、双穗雀稗等;麦田鸭跖草、刺儿菜、大刺儿菜、问荆、苣荬菜、播娘蒿、婆婆纳、猪殃殃、牛繁缕、硬草、看麦娘、鼬瓣花、卷茎蓼、田旋花等;油菜田婆婆纳、繁缕、看麦娘、大巢菜。
除草效果不好是由于选择除草剂不对、用量偏低、混配不合理、使用时期不对、喷洒器械不标准、施技术不规范,自然条件影响未能采取相应措施等因素影响,并不是由于杂草对除草剂抗性造成的。
5.2对策 (1)非化学除草措施。加强机械灭草措施,深耕深翻,播前整地灭草及中耕。
(2)注意安全性。选择安全性好的除草剂,合理混配,苗前选用异噁草松+唑嘧磺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异丙草胺或混配制剂大豆欢;苗后选用异噁草松+灭草松+精吡氟禾草灵、高效吡氟甲禾灵、精噁唑禾草灵、精喹禾灵、异噁草松+氟磺胺草醚+精吡氟禾草灵、高效吡氟甲禾灵、精噁唑禾灵或精喹禾灵。
(3)适宜的喷液量。苗前喷液量人工背负式手动喷雾器225~300L/hm2,拖拉机喷雾机180~200L/hm2;苗后喷液量人工背负式手动喷雾器100~150L/hm2,拖拉机喷雾机100 L/hm2以下。
(4)正确选用喷雾器械。苗前人工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和拖拉机喷雾机选用11003、11004型扇形喷嘴,配50筛目过滤器;苗后人工背负式手动喷雾器选用11001型扇形喷嘴,配100筛目过滤器;拖拉机喷雾机选用80015型扇形喷嘴,配100筛目过滤器。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5)喷雾压力。苗前人工背负式手动喷雾器2个大气压,拖拉机喷雾机选用2~3个大气压;苗后人工背负式手动喷雾器选用2~3个大气压,拖拉机喷雾机选用3~5个大气压。
(6)行走速度。拖拉机车速68km/h,人工3~4km/h。
(7)喷头高度。拖拉机喷雾机喷杆高度和人工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喷头高度40~60cm。
(8)施药时期。播前施药要采用混土施药法;播后苗前施药,最好播后3d之内施药;苗后施药在大豆真叶期至一片复叶期,鸭跖草三叶期以前,刺儿菜、苣荬菜八叶期前,一般阔叶杂草二至四叶期。睛天上午8时前,下午6时后,最好夜间无露水时施药。
(9)添加助剂。施药时药液中加入植物油型喷雾助剂,用量为喷液量1%。
6除草剂产品开发问题与对策 6.1除草剂开发要把安全性放到首位
近20年来,我国除草剂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上市除草剂品种近100个,在这方面还存在盲目性、追新和粗制滥造等问题。除草剂开发应考虑我国实际情况,农民种植规
模、农作物轮作方式、喷洒器械性能质量、使用技术水平等,开发的除草剂不但要能除草,更要对作物安全,对下茬作物也安全。
6.2重视老品种的开发,不要盲目追新
一些除草剂老品种经多年使用,技术成熟,安全性较好,一般用量较大,农民熟悉,国外公司已把打开,不需花费更多的财力、物力去开发市场,并不涉及专利问题。目前有一种倾向就是盲目追新,国外有的马上仿造,除草剂发展和更新较快,化合物的活性越来越高,用量越来越少,但对喷洒器械和使用技术要求严格,一些国外新投入市场的新品种,使用技术尚不成熟,有些问题尚未暴露出来,如当年的氯磺隆、甲磺隆、胺苯磺隆等,一些厂家争相上马,后发现因残留危害后作问题而不得不下马。磺草酮高不宜生产。一些长残留除草到如咪唑乙烟酸、氯嘧磺隆、甲氧咪草烟、唑咪磺草酮等不宜再发展。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6.3应重视老品种混配制剂的开发
近几年来,国产除草剂混配制剂急剧增加,目前已超过1 100个,主要问题是注重了成本低,而忽视了安全性和药效,大多粗制滥造,混配不合理、精品不多。老品种除草剂的混配开发要选安全性好的除草剂,注重科学性,认真搞好混配配方筛选及田间药效试验。
7参考文献 [1] 农牧
渔业部农垦局处.中国农垦农田杂草及防除[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
[2] 苏少泉,宋顺祖.中国农田杂草化学防除[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3] 孙鼐昌.面向21世纪中国农田杂草可持续治理[M].南宁:广西出版社,1999.
[4] 王险峰.喷雾机的性能标准及田间操作规程[J].现代化农业,2002(9):14-16.
[5] 王险峰,关成宏.除草剂喷雾助剂的理论和实践[J].现代化农业,2002(1):11-13.
[6] 王险峰.除草剂使用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7] 王焕民.对改善我国除草剂品种结构状况的思考[J].农药,2003,42(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