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2)
2014-01-16 01:22
导读:2机插大田技术 2.1大田耕整 ①田块平整,高低不过寸。②田面整洁,无杂残物。③田 面上细下粗,细而不糊;上烂下实,表土硬软适中,插秧作业时不陷
2机插大田技术
2.1大田耕整
①田块平整,高低不过寸。②田面整洁,无杂残物。③田
面上细下粗,细而不糊;上烂下实,表土硬软适中,插秧作业时不陷机、不壅泥;泥浆沉实达到泥水分清,沉淀不板结,水清不浑浊。④耕整时,不宜用深耕作业,以防耕作层过深。
2.2大田施肥
根据土壤的地力、茬口等因素,可结合旋耕作业施用适量有机肥和速效化学肥料。氮肥量一般掌握在稻田总氮量的20%。在缺磷钾土壤中应适量增施磷钾肥。
2.3泥浆沉淀化除封杀
化除封杀是机插秧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大田耕整后须经一段时间沉实。沉实时间的长短应根据土质情况而定。砂质土需沉实1d左右,壤土一般需沉实1~2d,黏土一般需沉实3d左右。
3机插作业技术
插秧机按操作方式可分为手扶步进式与乘坐式,我县丘陵山区适宜以手扶步进式为主;按插秧速度可分为普通插秧机和高速插秧机。行距30cm,不可调,株距3档可调,深度、取秧量可调。其主要特点:一是基本苗、栽插深度、株距等可以量化调节。二是具有液压仿形系统,可以提高水田作业的稳定性。三是机电一体化程度高,操作灵活自如。四是作业效率高,省工节本增效。
3.1插秧机调试
插秧前须对插秧机作1次全面检查调试,以确保插秧机能够正常工作。要按照农艺要求确定穴距和每穴秧苗的株数,调节好相应的株距和取秧量。以保证大田适宜的基本苗。
3.2插秧机道路行走
插秧机前往作业区进行道路行走程序:一是发动机起动后,应达到热机状态。二是将苗箱置在机体的中间位置上。三是将变速杆拨到“行驶”位置上。四是将液压操作手柄往下拨到“上升”位置,然后把液压操作手柄拨到“固定”位置。五是将发动机油门处于低速转动状态。六是将主离合器手柄慢慢拉到“连接”位置,插秧机即可行走。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3.3插秧机田间行走
(1)田间行走方法。方法1:插第1行时首先在田埂周围留有4行宽的余地。方法2:第1行直接靠田埂插秧,其他3边留有4行、8行宽的余地。
(2)插秧机的转向换行。插秧机到田头转向换行采取步骤:一是将插秧机离合器拨至“断开”位置,降低发动机转速,将液压手柄拨至“上升”位置,使机体上升,将划印杆收回。二是将手柄往上稍稍抬起并用手捏需旋转方向一侧的转向离合器手柄,插秧机即慢慢开始轻松转向,以便进行下一个行程插秧作业。
(3)划印器的使用。插秧机在行走时,划印器在大田表土上会划出一直线痕迹;插秧机转弯后,应将发动机上的中间标杆对准划印器划出的直线,以保持插秧机的直线行驶。
(4)侧对行器的使用。插秧机转弯后,应将侧对行器对准上一个行程已插秧的秧苗行,以使插秧机每次行走时有均匀的行距。
3.4插秧机停止作业
作业结束需要停机时,首先将油门拨至“低”的位置,使发动机转速下降;然后将发动机开关拨至“OFF”位置,发动机可立即熄火,插秧机停止作业。
参考文献
[1] 刘云,杜茶英.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要点[J].南方农机,2006(3):32-33.
[2] 代冠礼.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J].现代科技,2006(9):135.
[3] 孔庆俊.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J].农机安全监理,2001(8):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