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我国蔬菜科研所发展对策的探析(2)
2014-02-22 02:38
导读:2.2依靠科技创新,围绕目标,打造核心产品 我国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为30%~35%,蔬菜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为40%,约为发达国家的1/2,成果浪费和推广不
2.2依靠科技创新,围绕目标,打造核心产品
我国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为30%~35%,蔬菜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为40%,约为发达国家的1/2,成果浪费和推广不力是主要原因。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加速现有科技成果的转化,打好坚实的物质基础,为科研发展提供支撑点是当务之急。
(1)抓好技术与产品创新。一是要利用远缘杂交、辐射诱变、基因导入等新手段进行优异种质资源的创新,从而达到产品创新。二是在育种方法和手段上进行创新,引进生物技术、分子标记技术、信息技术、空间技术的最新成果为创新服务。三是生产技术创新,主要是指在良种生产、加工、包装、、储藏、销售等各个环节都要从科学、降低的角度出发,提高效益。
(2)根据产业化的发展要求进行制度创新,建立起以蔬菜种子供应为主体的科技型企业,并以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运作。在明晰产权关系的基础之上进行股份制改造,最终形成集“产供销、科工贸”为一体的科技企业集团。
(3)实施品牌战略。利用自身的科技优势,适应市场的需求,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创建科研品牌,并在市场竞争中形成品牌效应,同时注重对品牌品种的产权保护,最终形成科技型的企业形象和人文形象。
(4)积极参与市场竞争。通过网络建设、广告宣传、营销策略、横向联合等手段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的覆盖面和市场占有率。
(5)加大技术推广力度。要充分利用科研单位自身的技术优势,在成果转化过程中,将配套技术带给千家万户,提高广大种植者的科学水平,良种良法配套服务。
2.3加强软硬件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
搞好基础工程建设是蔬菜研究所发展的核心动力,应着重抓好以下两点建设。
(1)人才工程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创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合理分流到科研、经营、管理等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实现人尽其才;建立公平竞争的人才发展机制,不断优化队伍,制定员工的职业发展生涯计划,在不同的人才培养中,当务之急是造就新一代科研与经营管理两方面的学科带头人,培养一批复合型人才,与时共进。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2)设施工程建设。对研究所的办公、试验、开发、经营条件进行改进,重点是实验场所的基本建设、实验室的建立和必要的仪器配备、经营场所的建设和配套的配置、电脑软硬件的配置等。
2.4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长效机制
在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的浪潮中,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研究所管理机制如果滞后于这一发展需要,我们的研究和经营工作将失去有力的保障。因此,要以管理创新来促进研究所的发展上新的台阶。
(1)在体制上注意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的能力,建立起公开、公平、化的决策机制。单位决策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要加强对自身的研究,制定和实施适应市场的发展战略、技术创新战略和市场营销战略,实现由偏重生产管理到重视技术开发和生产营销的转变。
(2)在方法上,强化基础工作。关键是要有章可循,照章办事,从严治理。各个层次、各个环节都要订立制度,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同时加强领导与职工的思想交流,充分取得职工的信任、理解和尊重。
(3)在内容上从以“物”为中心的“刚性管理”转变到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重视对职工的精神激励、重视知识的共享和创新,重视组织文化建设。
(4)在形式上改高度集中的“统一管理”为网络化的“模块管理”,将研究所的工作分化为科研、生产、经营、技术服务等多个部分来实施,重视各部门积极性和创造性地发挥与协调发展,逐步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机制。通过对员工有计划地
培训,岗位调整和实施考核奖惩制度,实现单位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科学管理,保证企业蓬勃发展和战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