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网(2)
2014-02-26 02:39
导读:(3)中耕除草。中耕不仅能消除杂草,而且可以改善土壤性状,能保墒防旱,增产效果显著。一般中耕2~3次,间苗后进行第1次,苗高15~17cm进行第2次,
(3)中耕除草。中耕不仅能消除杂草,而且可以改善土壤性状,能保墒防旱,增产效果显著。一般中耕2~3次,间苗后进行第1次,苗高15~17cm进行第2次,开花前进行第3次。深度以第1次浅、第2次深、第3次再浅为原则。除草还可以用
化学除草剂:①播后芽前除草剂。可使用乙草胺,使用时严格掌握量和用水量,土壤墒情好可适当减少水量;如墒情较差,比较干旱,一定要加大水量,但药量不需增加,一般用水600~900kg/hm
2。②苗后除草剂。15%的稳杀得750~900mL/hm
2除单子叶杂草,25%苯达松水剂4 500mL/hm
2除双子叶杂草,防除菟丝子及单子叶杂草可使用48%的地乐胺乳油3 375~3 750mL/hm
2对水450~750kg喷雾。
(4)肥水调控。大豆开花结荚期酌情追施尿素75kg/hm
2,同时叶面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及微量元素钼、锌、硼等,可起到明显的增产效果。大豆开花鼓豆期遇旱浇水,雨多时注意防水排水。苗期如雨水较多,开花前用20%的多效唑450~600mL/hm
2对水600kg,适当化控防徒长。
(5)大豆落花落荚。落花落荚是大豆生产中的普遍而又严重的问题。大豆花荚脱落的主要原因:生长发育失调;土壤养分供应不足;植株群体光照恶化;病虫危害;暴风雨袭击等。主要预防措施:①培育和选用光合效率高,叶片透光率高,株型收敛的多花多荚的高产良种。②细致整地,提高播种质量,及时间苗、定苗、中耕除草,使幼苗生长健壮,植株积累充足的养分,以供应花荚发育的需要,减少脱落。③合理密植,并搞好植株株行配置,保证在较理想的群体状态下,使个体发育健壮,协调植株体内养分分配矛盾。④科学合理施肥,保证有充足的养分供应,促使苗壮,增强叶片光合能力,多积累光合产物,满足花荚的营养需要,减少脱落。⑤依据大豆生育特点,花荚期旱时要灌水,涝时要及时排水。⑥加强病虫害的防治。⑦大豆的生育前期若出现营养生长过旺,喷施生长调节剂,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失调的状况,从而减少脱落。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4病虫害防治
大豆锈病多发于高温高湿条件下,叶片上有锈斑,后枯黄脱落,植株矮小,豆荚减少,瘪粒增加,产量下降,防治此病要及时清沟排水降湿,发病后用粉锈宁450g/hm
2对水750kg喷雾防治。大豆食心虫于8月中下旬危害,此幼虫蛀入豆荚,荚内充满虫粪,在8月中旬成虫始盛期用敌敌畏熏杀是防治食心虫的有效措施。豆荚螟蛀食豆粒,一般虫食率在10%~30%,干旱少雨年份重发,使用有4.5%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功夫乳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