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夏邑县草菇栽培技术(2)
2014-04-01 04:27
导读:2.7菌种选择 菌种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栽培的成败及产量的高低。自制或外购的草菇栽培种,一定要选择优良而无杂菌的壮龄菌种(菌丝长满料后5~7d的菌
2.7菌种选择
菌种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栽培的成败及产量的高低。自制或外购的草菇栽培种,一定要选择优良而无杂菌的壮龄菌种(菌丝长满料后5~7d的菌种)。这种菌种生活力强,生长快,接种后菌丝能很快控制料面,可抑制其他杂菌的发生。用种量为第100kg干料20瓶(750mL的瓶)或更多些。
2.8铺床播种
将发酵好的培养料运进大棚,在整好的畦上,先铺1薄层培养料(中间厚些,四周薄些),压紧后边处约10cm厚,再沿四周撒1圈菌种。照第2层的铺料播种法,再铺第3层培养料,因为这是最上1层,压紧后要满面撒1层菌种,菌种上面再盖1cm左右厚的土(肥沃、湿润、细碎,拌有3%石灰和0.2%多菌灵,并喷上500倍的敌敌畏),最上面还要盖上塑料薄膜。这样铺料播种,出菇面积大,产量高。
2.9精细
2.9.1温度。播种后,棚内温度32℃,料温在34~38℃之间为宜,高于38℃时,喷水或通风降温。当料温降至35℃左右时,菌丝开始扭结,原基随即形成。低于24℃,高于38℃,都不利于子实体生长。
2.9.2湿度。草菇生长期间对湿度要求较高,播种时培养料的含水量要适当大些,以手握料指缝中能有少许水珠滴下为宜。播种后要及时盖上塑料薄膜保温。菌丝生长期间要求棚内空气相对湿度80%左右,应将盖的塑料薄膜支起一些,以防水珠落在原基上影响其生长。子实体生长过程中,要经
常保持地面湿润,每天需洒水2~3次。如果需要往畦床上加水时,一定要用喷雾器喷细雾,切忌大水浇灌。
2.9.3通风。播种2d后,每天要掀动塑料薄膜1~2次,每次约15min,以便通风换气。出现原基后要延长通风时间,出菇阶段更应该注意通风。
2.9.4光照。草菇的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一般都不需要光线,但子实体的形成,却需要一定的光照。适当的散射光照能促进子实体的形成,并使其健壮生长。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2.9.5防杂菌。危害草菇的杂菌主要是霉菌和鬼伞菌。霉菌多发生长菌丝体生长阶段,一发现就应及时喷2%~3%的石灰清水或0.1%~0.2%的克霉灵液。
3病虫害防治 在草菇生产中,不提倡用
化学剂防治病虫害。因为栽培周期短,农药极易残留在子实体内,直接食用对身体健康不利。因此,要尽量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用药剂治虫是一种应急措施,有时必须喷药,但用药前一定要将草菇全部采完。①菇房内发生迟眼蕈蚊、粪蚊可喷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500倍液。②如果瘿蚊大发生,喷40%辛硫磷乳油或40%乐果乳油500倍液能收到一定的效果。③用56%磷化铝片剂熏蒸菇害虫,根据多次试验,1m3用3片(9.9g)对眼蕈蚊、粪蚊、跳虫及蛞蝓的防治效果都很好,但对瘿蚊1m3则需要用6片,防治效果才理想。磷化铝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后分解,释放出磷化氢,该气体穿透力强,能杀死菌块表层及内部的害虫,而对菌丝体及子实体的生长无影响,菇体内无残毒。熏蒸时,菇房要密闭,操作人员应戴防毒面具,且要按规程进行。放药熏蒸后菇房要密闭48h,在通风2~3h后,才可以入内,以免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