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发生及防治(2)

2014-05-10 01:02
导读:4.2田间病源对发病的影响 根据田间,上年发病重的田块本年发病早且重。表明上年感病玉米植株残体残留田间,病原体病菌以菌丝潜于病残体组织上安全

  4.2田间病源对发病的影响
  根据田间,上年发病重的田块本年发病早且重。表明上年感病玉米植株残体残留田间,病原体病菌以菌丝潜于病残体组织上安全越冬,也能以分生孢子状态越冬,遗落于田间的病叶和秸秆上,成为翌年的主要初次侵染源,并作为中心病团向周围扩散。病菌分生孢子最适宜萌发温度为30~32℃,最适宜湿度为超饱和湿度,相对湿度低于90%则少萌发或不萌发。
  4.3发病时间及原因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盐源县发病初期为6月上旬,比山东大部分地区7月中下旬开始发病提前1个多月。玉米始发病时间距播种时间32~76d,始发病生育期分别处于苗期、拔节期和穗期。始发期与当时的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病害集中于雨后的7月10~30日。盐源县山区和半山区由于气温较低,发病较迟,病情较轻。由此说明高温高湿有利于该病的发生,而干旱无雨(或少雨)不利于该病的发生。
  4.4病情发展规律
  根据笔者对病情消长的调查表明,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田间增长规律可概括为:发病期→急剧增长期→缓慢增长期→平稳期,所对应的生育期是:苗期即可发病;急剧增长期从发病开始,一直到拔节、抽穗抽雄的大部分穗期,整个时期可持续1个月,该期间每10d病指增长可高达50%左右;玉米进行抽丝的穗期阶段是病情的缓慢增长期,该期间可持续20d,每10d病指增长5%左右,病情增长基本达到整个生育期的最高值,与发病初期相比病指增长约3倍;玉米进入成熟期,叶片由于养分开始向籽粒转移而发黄,病情增长也进入了平稳期,直至接近收获时病情不再增长。
  
  5防治方法
  
  5.1选用抗病品种
  据调查,田间发病较轻的品种有农大108、川单10号等,可选用此类较抗病品种种植。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5.2加强栽培,减小越冬菌源
  合理轮作与密植,加强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玉米收获后及时清理病株和落叶,集中清理或深耕深埋,减少初次侵染来源。
  5.3 剂防治
  根据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病情增长的特点,建议药剂控制病害的时间应从始发病时开始,重点控制病害的急剧增长期,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kg/hm2;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5kg/hm2;或12.5%多·稀唑醇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喷雾,每隔7~10d施1次药,连续施3~4次。
上一篇:浅谈政和县锥栗栗瘿蜂的发生及防治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