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大叶榕的雌花子房分层对榕树一传粉小蜂繁殖利(2)

2014-06-04 01:06
导读:Fig. 2 Female flower phase c+d+e style female flower distribution \s 图3 雌花期雌花a+b+c+d+e花柱分布图 Fig. 3 Female flower phase a+b+c+d+e style female flower distribution 种子和小蜂在

Fig. 2  Female flower phase c+d+e style female flower distribution

\s 图3  雌花期雌花a+b+c+d+e花柱分布图

Fig. 3  Female flower phase a+b+c+d+e style female flower distribution

  种子和小蜂在三层中均有分布,但图4可以看出,种子多产于外层靠壁的子房中;图5表明传粉小蜂在外层和中层均有分布。靠壁具较长花柱的子房中,种子的数量略多于小蜂  而在具较短花柱的中层、内层子房中,小蜂的数量远远多于种子(图4,6)。

  图2表明,雌花期花序中位于中层的小花最多,但(图5)表明雄花期花序中位于外层的小蜂与种子的数量比中层、内层多得多,表明小蜂产卵和传粉行为使小花快速发育,并改变了小花的分层结构。

\s 图4  雄花期种子d+e花柱分布图

Fig. 4  Hung flowering seed d + e style distribution

\s

图5  雄花期种子/瘿花c+d+e花柱分布图

Fig. 5  Hung flowering seed/ flower gall c+d+e style distribution

\s     图6  雄花期瘿花d+e花柱分布图

Fig. 6  Hung flowering flower gall d + e style distribution

  从表3 pair 1可以看出,P(T<=t) 单尾等于0.0467小于0.05,说明产种子的雌花花柱和产传粉小蜂的雌花花柱两者之间差异显著。同时,从pair 2可以看出产小蜂数目和产种子的数目之间差异显著。

表3  成对T-

Tab.3   T-Test for paired samples

注:pair1. 产传粉小蜂的雌花花柱-产种子的雌花花柱;  pair2. 产小蜂数目-产种子的数目

  3  讨 论

  雌雄同株榕树的花序果内雌花子房分层明显,特别是在雄花期。大多数榕树都分为三层,分别为内层、中层、外层,各层子房中都有种子和小蜂产生。子房分层是由于发育过程中花柄的长度不一造成的[9],雌花子房分层和花柱异长是调节榕树种子和传粉小蜂产出比例的主要因素[10]。产种子的花多集中在短柱花。瘿花的花序长短还可能与榕小蜂的发育有关。另外,我们还发现,雄花期小蜂的产出显著大于种子。此结果与其他榕树有明显的差异(如垂叶榕),这将可能导致大叶榕的退化,对于这两个方面的知识还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Bery C C. classific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Ficus[J]. Experientia, 1989, 45: 605-611.

  [2]  Janzen D H. How to a fig[J]. Annual Review of Ecological Systamatics. 1979, 10: 13-51.

  [3]  Berg C C.reproduction and evolution in Ficus (Moraceae) :traits connected with the adequate rearing of pollinators[J]. Memoires of the New York Botanical Garden, 1990, 55: 169-185.

  [4]  Anstett M-C.Unbeatable strategy,constraint and coevolution,or how to resolve evolutionary conflicts:the case of the fig/wasp mutualism[J] .Oikos,2001 ,95 :476-484.

  [5]  Anstett M C,Bronstein J L,Hossaert-Mckey M.Resource allocation:a conflict in the fig/fig wasp mutualism[J]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Biology,1996 ,9 :417-426.

  [6]  Galil J,Eisikowttch D.On the pollination ecology of Ficus sycomorus in East Africa[J] .Ecology,1968 ,49 :259-269.

  [7]  杨大荣,赵庭周,王瑞武等.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聚果榕小蜂的传粉生态学[J] .动物学研究, 2001, 22(2) :126-130

  [8]  翟树伟,杨大荣,彭艳琼.聚果榕雄花前期隐头果内小蜂瘿花分布格局的初步研究[J].动物学研究, 2008, 21 ( 2) :145~149

  [9]  Ganeshaiah K N.Kathuria P.Does optimal packing of flowers in syconium style length variation in monoecious figs [J] .Biotmpica,1999 ,31 :312-320.

  [10]  Jousselin E,Hossaert-Mckey M,Vernet D,et a1.Egg deposition patterns of fig pollinating wasps:implicationsfor studies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mutualism.EcologicalEntomology,2001 ,26 :602-608.

上一篇:浅谈优质强筋小麦苏徐2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