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温室蔬菜主要病害的发生及防治(2)

2014-06-11 01:59
导读:3灰霉病 灰霉病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温室新上升的病害,是由半知菌亚门真菌引起,病菌的生长发育最适温度20~23℃,并且随着温室内空气相对湿度的增

  
  3灰霉病
  
  灰霉病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温室新上升的病害,是由半知菌亚门真菌引起,病菌的生长发育最适温度20~23℃,并且随着温室内空气相对湿度的增加,发病率逐渐增大,一般温室相对湿度在60%~70%,平均发病率为11.4%;相对湿度在70%~80%,平均发病率为17.3%;相对湿度在80%~90%,平均发病率为23.6%;而相对湿度在90%以上的温室,平均发病率高达45.6%。在阿克苏地区的温室中其发生高峰期为11月下旬至翌年3月下旬。从栽培技术来看,高垄栽培、全膜覆盖、膜下滴灌或暗灌,因其灌水量和蒸发量小,温室相对湿度一般可控制在70%以下,发病率较低,而末覆膜、明沟灌溉的温室,相对湿度一般都大于70%,发病率相对较高。对灰霉病目前尚无抗灰霉病的品种和种质资源,生产上主要依靠化学防治来控制。灰霉病菌对常用的苯并咪唑类(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苯来特)、二甲酰来胺类(如速克灵、扑海因、农利灵)、N-苯氨基甲酸酯类(如乙霉威)等杀菌剂已不同程度地产生了抗性。发病初期建议使用新型杂环类杀菌剂45%扑霉灵1 500~2 000倍液,隔7~10d喷1次,连续喷2~3次。另外,可在沾花时加入0.1%速克灵进行局部施药也可起到较好的效果。
  
  4叶霉病
  
  叶霉病近年逐渐成为温室的主要病害之一,是由半知菌亚门的真菌引起。叶霉病病菌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0~25℃。一般气温22℃上下,相对湿度90%以上,有利于病源侵染和病害发生,从开始发病到普遍发病只需15d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影响孢子的形成和萌发,不利于病害发生。阿克苏地区发病主要集中在10~12月。温室、棚内光照不足,通风不良,湿度过大,常诱发叶霉病发生。番茄品种间对叶霉病抗性具有明显差异,一般认为以色列品种的抗病性能优于国产品种。选择抗病能力强的一些番茄品种,如加西亚、中研958、绿亨天骄等,有较强的抗叶霉病能力。应加强温湿度,及时放风排湿,连阴天和发病后控制浇水,以破坏发病的生态。发病初期摘除病叶及老叶,以利于棚内番茄植株透风透光;发病严重的拔除病秧。连年发病严重的温室和旧址塑料大棚,在番茄定植前进行消毒处理,用硫磺粉22.5kg/hm2,锯末粉45kg/hm2,混合后分几处点燃闭棚熏蒸一夜。防治目前最佳新药是硫菌霉威(甲霉灵),在发病初期用1 000倍液喷洒。每隔7d喷1次,连续喷3~4次。其次可喷施百菌清500~800倍液,或多菌灵5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400~500倍液,或及时喷2%农抗120的200倍液,或4%农抗120瓜菜型600倍液进行全面保护。喷药时特别注意叶片背面,并且喷洒要均匀、周到。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上一篇:浅谈温室花卉病害综合防治措施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