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小麦越冬期黄苗发生原因及预防补救措施(2)

2014-07-01 01:15
导读:2补救措施 根据专家意见,黄苗麦田生产补救措施主要是浇水:一是在越冬前浇水保苗。抓住越冬前气温较高的有利时机及早浇1次透墒水,尽快缓解土壤墒

  
  2补救措施
  
  根据专家意见,黄苗麦田生产补救措施主要是浇水:一是在越冬前浇水保苗。抓住越冬前气温较高的有利时机及早浇1次透墒水,尽快缓解土壤墒情不足的状况,促进次生根萌发下扎,加快苗情转化,有利于小麦安全越冬;同时,根据小麦长势,对长势弱的麦田在浇水时撒施尿素75kg/hm2左右,以补水补肥利于苗情转化。二是科学冬灌。对进入越冬期的麦田,由于气温低且变化较大,冬灌时一定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应掌握在夜冻日消,即夜间上冻,白天化冻,日平均气温3℃以上的晴好天气进行灌溉,每天浇水最适宜时间是10~15时。要细水浇透,水量适中,以当天渗完为宜。有条件的要采取喷灌,切忌大水漫灌和田间积水。三是搞好其他配套生产措施落实。冬灌后要及时划锄松土,弥合裂缝,保墒增温,防止透风伤根、死苗。
  
  3措施
  
  3.1提高整量
  目前,当地整地方式普遍采取旋耕方式,都是旋耕2遍后直接播种,土壤过于疏松,蓄水保墒能力低,根系与土壤接触不紧密,吸水肥能力差,容易形成弱苗,遇到干旱或低温,抗旱、抗寒能力降低。生产中要提倡大型深耕技术,耕深超过25cm以上,破除犁底层,加深耕层,提高土壤蓄水供肥能力,特别是实行秸秆还田的田块,推广深耕技术。也可采取深耕与旋耕相结合的办法,弥补机械旋耕耕层浅的不足。单一旋耕作业的地块,至少要机耙3遍,达到上虚下实。
  3.2科学选用品种
  生产中应根据当地作物布局、耕作制度、作物茬口和生产水平,扩大半冬性、抗旱抗寒等综合抗性好的高产品种的推广应用,根据当地粮食增产计划,合理确定半冬性和弱春性小麦播种面积比例,增强麦田整体抗逆能力,提高小麦安全生产水平。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3.3严把播种质量关
  要做到适时、足量、足墒播种和适深播种。要在品种适播期内播种或推迟播种,并推广精播半精播技术,避免近年来冬季气温偏高导致小麦生长发育快、群体偏大而引发的旺长和冬季冻害。遇到播期干旱时,一定要在耕地前浇透底墒水,然后整地播种,宁可晚播几天,也要做到足墒下种。要推广机械播种技术,控制好播种深度,避免因播种过深而造成的弱苗现象。
  3.4加强田间
  欠墒播种的麦田苗期可适当浇水,促苗生长,一般麦田(底墒好或晚播的弱苗麦田除外)应适时浇好越冬水,浇后浅中耕蓄水保墒;冬季灌水应根据生产苗情、墒情和天气变化进行,要求不大水漫灌,避免田间积水造成冻害。
上一篇:浅谈有机肥的科学施用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