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北屯垦区马铃薯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2)

2014-09-03 01:55
导读:2.4 病虫害及块茎生理缺陷 田间无病害发生,无空心,无裂薯,部分品种有二次生长现象和菟丝子、土蚕和叶螨危害。出现二次生长的品种和比率分别是云

  2.4 病虫害及块茎生理缺陷
  田间无病害发生,无空心,无裂薯,部分品种有二次生长现象和菟丝子、土蚕和叶螨危害。出现二次生长的品种和比率分别是云薯201为17.86%、S02-363为25.61%、云薯501为30.95%、S02-106为6.00%、S01-107为24.00%、青薯3号为3.03%。受菟丝子寄生的品种及危害程度由高到低有S02-106、S02-363、云薯501、S02-367、S04-5409、抗青9-1和281,菟丝子寄生率在1%~16%。受土蚕危害的品种有S02-363和抗青9-1,虫薯率分别为9.30%和15.00%。受叶螨危害的品种有抗青9-1和S02-367,重度发生。
  
  3 品种评述
  
  (1)S02-363。折合产量28.275t/hm2,位居第1,单株块茎重和单薯重均位列第1;提供的种薯为小薯,单薯重仅2.7g,麻皮,芽多、芽壮;出苗率100%,苗齐苗壮;生育期短,仅105d;植株矮小,株高56cm,茎自然匍匐;商品薯率60.50%,结实数中等,薯长圆形,淡黄色,麻皮,芽眼外凸;由于覆土厚度不足,二次生长率达25.6%;中后期植株受菟丝子寄生率达15.8%,系没有及时防治所致;虫薯率9.3%,系地下害虫蛴螬危害所致;无裂薯、空心,抗红蜘蛛;无病害。
  (2)青薯2号。折合产量25.245t/hm2,位居第2,单株块茎重位列第2,单薯重位列第4;提供的种薯为大薯,单薯重140g,光皮,刚冒芽;出苗率100%,苗齐苗壮;生育期中等,为128d;植株高达114cm,茎直立,枝叶繁茂;商品薯率35.14%,结实数中等,薯圆形,乳白色,麻皮,芽眼深浅度中等;无二次生长;无菟丝子寄生、无虫薯、无裂薯、无空心;抗红蜘蛛;无病害。
  (3)云薯201。折合产量19.860t/hm2,位居第3,单株块茎重位列第3,单薯重位列第7;提供的种薯为小薯,单薯重2.2g,麻皮,芽长;出苗率84%;生育期长达140d;植株较矮,高度70cm,茎直立;商品薯率10.71%,结实数多,薯椭圆形,黄色,光皮,芽眼浅;二次生长率17.86%;无菟丝子寄生、无虫薯、无裂薯、无空心;抗红蜘蛛;无病害。

大学排名


  (4)青薯168。折合产量14.895t/hm2,位居第4,单株块茎重位列第4,单薯重位列第2;提供的种薯为大薯,单薯重393g,光皮,刚冒芽;出苗率100%;生育期中等,为129d;植株高度中等,为93cm,茎直立;商品薯率70.00%,结实数少,薯长圆形,粉红色,光皮,芽眼浅;无二次生长;无菟丝子寄生、无虫薯、无裂薯、无空心;抗红蜘蛛;无病害。
  (5)281。折合产量13.245t/hm2,位居第5,单株块茎重位列第7,单薯重位列第8;提供的种薯为小薯,单薯重2.5g,麻皮,芽最长,烂芽多,消耗大;出苗率65.2%;生育期长达140d,属晚熟品种;植株高度中等,为95cm,茎直立;商品薯率27.08%,结实数中等,薯长圆形,黄色,光皮,芽眼浅;无二次生长;菟丝子寄生率1.14%,无虫薯、无裂薯、无空心;抗红蜘蛛;无病害。商品薯率27.08%。
  
  4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S02-363综合表现最好,可作为早熟品种进行大田试验示范;青薯2号和青薯168综合表现分别为第2、第3位,可作为中晚熟品种进行大田试验示范;云薯201和281均由于生育期太长,不适合在北屯垦区发展种植;其余品种均表现差,可直接淘汰。
  
  参考文献
  [1] 杜天琴,徐存素.11个马铃薯品种的比较[J].农技服务,2008(7):17-18.
  [2] 罗有卫,陈际才,唐李军.德宏地区冬作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J].现代科技,2008(14):18-19.
上一篇:浅谈西红柿大棚越冬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