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猪瘟免疫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探究(2)

2014-09-11 01:09
导读:1.7母源抗体的干扰 母源抗体对仔猪有保护作用,但也会影响仔猪的免疫效果。仔猪免疫效果的好坏与母源抗体滴度有关,当母源抗体滴度高时免疫接
 1.7母源抗体的干扰
  母源抗体对仔猪有保护作用,但也会影响仔猪的免疫效果。仔猪免疫效果的好坏与母源抗体滴度有关,当母源抗体滴度高时免疫接种,会受到母源抗体的干扰。
  2猪瘟免疫失败的对策
  2.1保证疫苗质量
  实践证明,我国生产的猪瘟疫苗安全有效,并得到了广泛应用。要严格按照疫苗说明书的规定保存、和使用疫苗。猪瘟疫苗的储存条件要求较高,应在冷藏条件下运输,在-15℃以下保存。因此,冷链系统正常运转是保证疫苗质量的前提。要注意避免疫苗在运输过程中带来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在市往县、县往乡、乡(镇)往村的运输过程中,大多无疫苗专用运输车,多靠普通车辆运输,贮存条件达不到要求。虽然疫苗包装箱内有保温用冰块,但在外界下冰块保持时间有限,因此应选择在气温相对较低时运输,同时行车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停车,缩短行车时间。夏天要避开酷热的中午和下午时段,可选择在清晨或晚上运输,尽力保持疫苗在较低温下运输。最近疫苗生产厂家已研制出猪瘟淋脾毒耐热保护剂活疫苗,耐热保护剂可使猪瘟疫苗在2~8℃条件下保存2年,方便了疫苗的运输保存。村级动物防疫员进行免疫时要配备疫苗专用冷藏箱,疫苗保存要做到“苗随冰行,苗完冰未融”。此外,疫苗的使用尽量做到现用现配,稀释后应放在低温下保存并在2h内用完。
  2.2疫苗的剂量
  我国目前生产的猪瘟疫苗免疫剂量为每头份150个免体反应单位,远低于国外的每头份400个免体反应单位的剂量标准。有专家指出,我国每头猪1头份的猪瘟疫苗免疫剂量显然不足,应加大首免疫苗用量为4头份/头[5]。每猪使用4头份的免疫剂量,可帮助猪体产生足够的免疫抗体达到保护亚感染水平。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2.3规范免疫操作
  免疫前要对各种器械进行彻底消毒,注射一头猪要更换一次针头。疫苗注射时要避免注射到脂肪层,以免影响疫苗的吸收。仔猪选择9号针头注射,中猪用12号、大猪用16号针头较为适宜。
  2.4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排除母源抗体的干扰最为有效的方法是对仔猪母源抗体进行监测,根据抗体水平的消长确定合理的首免日龄。一般情况下,初生仔猪可通过吮吸经免母猪初乳获得母源抗体,仔猪3~25日龄时母源抗体滴度在1∶32以上,保护率为75%,能耐受猪瘟强毒的攻击;30日龄后,抗体中和效价降至1:16,无保护力。因此,仔猪应在25~30日龄时进行猪瘟首免, 60~70日龄时进行二免。首免日龄过早,疫苗与母源抗体发生中和反应,不产生免疫保护作用。母猪的免疫要在配种前进行,妊娠母猪不宜免疫。正确采用乳前免疫,乳前免疫可避开母源抗体的干扰,迅速提高初生仔猪抗体水平,发挥主动免疫作用,剂量为4头份/头。要注意的是应控制仔猪在免疫后2h才可吮吸初乳,并在仔猪35日龄和70日龄时各再注射猪瘟疫苗4头份/头。
  2.5控制免疫抑制性疾病,合理使用兽
  重点要做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病等猪的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接种工作,合理完善免疫程序。当猪只发生免疫抑制性疾病时,应避免进行免疫接种。接种疫苗前后,应在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口服或肌注亚硒酸钠维生素E等免疫增强剂来增强免疫效果,也可用乳酸菌、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预防与治疗猪病要合理选用安全、优质、高效的药物,避免使用易造成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各类抗生素。免疫接种前后12h禁止投喂抗病毒类药物。在饲料中添加霉菌吸附剂,吸附黄曲霉毒素、F2毒素等霉菌毒素,降低或部分消除霉菌毒素引起的免疫抑制。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2.6建立免疫抗体监测系统
  定期进行免疫抗体监测,对于免疫后抗体未达标的仔猪要及时补免,补免后抗体水平仍未提高,若疑为先天感染或免疫耐受,应予以淘汰。结合猪瘟抗体监测,应坚决淘汰隐性感染或潜伏感染的种公猪和母猪,消除引起仔猪先天感染或免疫耐受的传染源。
  2.7做好消毒工作
   选择高效消毒剂,定期对猪场内外环境彻底消毒。禁止用碘酊或消毒剂消毒器械,注射器、针头清洗干净后用高压灭菌锅消毒至少15min,注射部位用碘酊消毒后用干棉球擦干再注射,以免造成疫苗灭活。
  2.8加强饲养
  采取有力措施,减少各种应激对猪只的危害。在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可有效降低猪群的应激,提高猪的抵抗力。猪舍要注意通风换气,降低有害气体浓度,保证猪舍的空气质量。合理控制猪群的饲养密度,维持舍内适宜的温度,冬季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夏季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尽可能的减少应激。
  参考文献:
  [1]邵园青,金星方,陈建民,等. 南方夏季猪高热性疾病与回顾[J].养猪,2007(1):21-22.
  [2]钟官武,江桂林,曹建新.猪瘟(HC)发生的特点、原因及防治对策[J].湖北畜牧兽医,2008(8):20-22.
  [3]王琴,宁宜宝.猪瘟免疫失败主要原因的解析[J].中国兽医杂志,2005,41(6):16-36.
  [4]宁宜宝,赵耘,王琴,等.3种非猪瘟病毒单独或混合感染对猪瘟弱毒疫苗免疫效力的影响[J].中国兽报,2004,24(2):110-114.
  [5]刘九生.猪瘟的流行特点与防控[J].兽药指南,2008(12):28-30.

上一篇:黑龙江农垦农业经营体制探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