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我省松树与杨树的良种选育(2)

2014-09-25 01:23
导读:2 松树的良种选育 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是: 通过引种和研究,选出适合东北防护林地区造林的樟子松、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 3个优良针叶树种,其适应

  2 松树的良种选育

  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是:

  通过引种和研究,选出适合东北防护林地区造林的樟子松、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 3个优良针叶树种,其适应性强、林分稳定、生长快、形质好,可用于营造用材林和防护林。日本落叶松首次引种北纬47°27′和48°13′的松嫩平原北部半干旱地区,15年生材积生长量比乡土树种兴安落叶松大112%。

  通过种源试验研究,揭示了樟子松、长白落叶松、兴安落叶松、红皮云杉变异规律,划分了种源区,对各种源区的生产力作出了评价。选出金山、卡伦山的樟子松,小北湖、大海林、白刀山的长白落叶松,友好、乌伊岭的兴安落叶松,美溪的红皮云杉为优良种源,材积增益37~77%。

  经对大兴安岭山地和呼贝尔沙地樟子松全分布区6处天然林区和小兴安岭、完达山、张广才岭4处引种人工林区调查研究,按树皮颜色和裂片形状,将樟子松划分为黄皮、褐皮、红皮、黑皮4种类型,其中黄皮型是薄皮速生类型,黑皮型是速生类型,其材积分别比普通樟子松(褐皮型)大31.1%和27.7%。经3个地点子代测定证明,樟子松类型的生长和形质特性是能够遗传的。在8~13年生子代林中,与普通樟子松比较,黄皮型材积大34.9%,形率大5.0%,树皮率小2.4%;黑皮型材积大28.8%。黄皮型和黑皮型是优良类型。

  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呼盟沙地等9个原始林区,选择樟子松、长白落叶松、兴安落叶松优树657株,建立初级无性系种子园1000亩,现已26~31年生,开始大量结实,经测定证明,与普通种子比较,种子园种子千粒重大39%,发芽率高21%,子代林材积生长量大12~39%。

  对4个产地的237株樟子松优树进行3个年度4个地点重复的半同胞子代测定,其中显著大于对照的家系占38.2%,证明所选优树总体质量较高。根据12年连续观察数据,按遗传稳定性和生长优劣,对优树用综合评选法进行评选分类:Ⅰ类遗传稳定性高,各年度各地点重复均生长优良,适宜在各地重点推广;Ⅱ类各年度重复遗传稳定性高,但只在某些地点生长优良,适宜区域推广;Ⅲ类遗传稳定性高,各年度各地点重复均生长不良,应予以淘汰。选出樟子松优良家系56个,营建改良代种子园300亩,材积增益为28%。选出兴安落叶松优良家系5个,长白落叶松优良家系18个,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33%和39%。

  经单亲本子代测定,从樟子松四个产地237个无性系中筛选29个优良无性系,进行控制授粉,做杂交组合339个,经双亲子代的6~8年测定,初步筛选出优良杂交组合40个,树高生长大于的选优树原产地子代苗106.0%~128.9%。建立樟子松第二代种子园30亩。

  用4万多株樟子松优树无性系和实生幼树高生长量观察数据,进行3类21组相关分析,结果是无性系与半同胞之间不相关,无性系与无性系之间、半同胞与半同胞之间显著相关,证明优树在无性繁殖和种子繁殖条件下遗传规律不同,指出用种子园繁育良种必须用有性测定。有些人主张用无性系测定取代有性测定是不正确的。

  经对优树子代林以及6大林区天然林46株解析木材积早晚相关分析认为,对樟子松进行早期选择是可行的,可在6~8年生进行初选。

  选择优良种源及立地条件好,年龄、密度适宜,生长快,形质优,无病虫害,结实正常的优良林分建立优良人工母树林1500亩。

  选择优良树种的优良种源,在优良种源中选择优树建立初级无性系种子园,经优树子代测定再选择,建立改良代种子园这样三步配套选育,樟子松材积增益107%,长白落叶松材积增益90%,兴安落叶松材积增益130%。

  参考文献

  [1]沈积坤等.黑龙江省三北防护林建设[M].哈尔滨:东北大学出版,1989.

  [2]杨克杰.北方树种育苗造林实用技术[M].内蒙古: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尹伟伦,张绮纹等.杨树用材林加工利用与栽培.[C],2003.

上一篇:浅谈地被植物在温州园林的应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