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笔者生于 农村 长于农村,深知缩小城乡差距的难度。特别是对于远离中心城市、远离发达沿海的广大农村,他们要把生产 发展 一步,把生活提高一点,谈何容易。在这种情况下,优先实行免、减、补尤为重要。
其二,要用冷静、客观、 科学 的 分析 认识当前城乡差别。应该说, 目前 的差距是在我国城乡 经济 都获得巨大发展的基础上呈现的差距;而且应该承认,在一段时期,存在城乡差别、甚至存在城乡差别扩大趋势,是在所难免的。这是因为农业经济总是赶不上 工业 经济发展快。更重要的是因为 中国 国情所决定。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农民最多的国家,人均农业资源匮乏,这在世界重要国家中是独一无二的,连印度的情况都不如。我们今天能做到以世界7%耕地养活五分之一人类,而且为近5亿城市人口提供空前丰富、令人眼花缭乱、几乎无所不有的农副产品,已经是人间奇迹,这显示出中国农村改革的巨大成功。现在,要使中国农村经济跟上甚至超过城市经济发展步伐,不切合实际。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为了缩小城乡差距而放慢城市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到和农村经济发展速度一样甚至还低,如果真的那样,到时国家可能连对农村免、减、补的能力也没有了。只有当全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城乡差别才会出现逐步缩小的趋势。现在只能采取措施防止城乡差距急剧扩大。
其三,要明确我国城乡差距的合理范围。据报道, 1983年城乡收入差距是1.70:1,1995年是2.80:1,2003年是3.21 :1,如果加上城市居民在许多方面享受的补贴,差距更大。改革初期城乡差距较小,是因为农村改革成功释放了巨大能量,而城市改革尚未展开;九十年代以后城乡差距急剧扩大,是因为城市改革释放了巨大能量,而农村第一步改革的能量已差不多释放殆尽,而第二步改革又没有深入进行,政府财政对农业支持的力度也不够。
迄今没有见到权威人士和专家解释,就我国国情而言,就目前发展阶段而言,城乡收入差距究竟多大算是基本正常的、安全的、可以接受的。明确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范围,对理性认识城乡差距和防范城乡差距失控具有重要意义。西方国家城乡差距一般为 1.5:1。但笔者认为,不能用西方目前的城乡差距作为评判中国现阶段城乡差距的标准,因为西方国家都是城市人口远远大于农村人口(一般都占80%以上),而中国的情况正好相反;西方国家的城市化经历了一两百年,而我们的城市化才不过二三十年。
其四,应采取务实的农村经济和 社会 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现在衡量经济发展水平最常用的标准是 GDP。但农民并不关心GDP,他们只要达到衣食无忧,居有其屋(宽敞的砖瓦房更好),孩子上得起学,病了能就医,再有电视机、电话一类的电器,就基本满足了,如果在 政治 上能真正履行投票选举村长、乡镇长的民主权利,他们就更满意了。 计算 农民收入,既要看到他们从农副业生产中的收益,也要看到他们从政府的免、减、补政策中得到的实惠,还要看到他们的实际支出。应该说,从物质上讲,全国已有一部分农村达到或基本达到小康标准。
改善八九亿农民的生活状况,改变千百万乡村面貌,缩小城乡差距,是一项艰巨的 历史 性工程。农民最讲实际。首先要从他们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而政府又有能力做得到的事情做起,一时做不到的事,不要把期望值拉得过高,以免政府失信,农民失望。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