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半封建农村”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嬗变(1)(2)

2015-04-12 01:09
导读:3 半封建 农村 向 社会 主义新农村 发展 的途径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 现代 化进程中的重大 历史 任务,并把社会主义新
3 半封建 农村 向 社会 主义新农村 发展 的途径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 现代 化进程中的重大 历史 任务,并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从半封建的农村,迈向社会主义的新农村,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是我国现在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方向。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3.1 在国民收入分配政策上实现新的突破,将农业养育 工业 政策转变为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
“三农” 问题 起于农业养育工业政策,解决“三农”问题,则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农业哺育工业、工业反哺农业,是 经济 结构转换过程中,国民收入在工业和农业两大部门之间的再分配问题。工业反哺农业,就是调整国民收入格局,将对农业的“取”大于“予”转变为“予”大于“取”。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其判断依据主要有:①我国已经具备实行工业反哺农业的经济特征。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1 000美元,即具有了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2004年我国人均GDP为1 490美元;②财政补贴能力增强。这也是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最直接的条件。2004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达到2.63万亿元;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我国进入工业反哺农业提供了更成熟的条件。我国正在走先行工业化国家所未走过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意味着我国现在的工业较先行工业化国家当年的工业成长速度更快、资质更好,将为工业反哺农业提供更好的条件。笔者认为,近期迫切需要做出的制度安排是,改变城乡二元公共财政制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明确界定“农业总投入”的范围和科目,以增加财政支农资金的透明度和可检查性,进而保障国家财政资金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的 法律 规定落到实处;完善财政支农的方式,如建立和完善农民收入补贴、主要农产品最低收购价、农业技术推广补贴等农业补贴制度。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3.2 建立适应现阶段 中国 经济水平、社会结构及价值观念的可行性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框架
   现阶段是建立农民养老保障等农村社会保障的“黄金时期”。世界已有 研究 结果表明,一个社会老龄化高峰到来之前的三四十年是以储备积累方式进行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立的最佳时期,建制时间越短越被动。我国农村21世纪30年代开始将总体步入老龄化社会,而现在总抚养率低,若不抓紧这一黄金时期开始建立并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到21世纪中期我们将陷入严重困境。①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首先,要准确界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其次, 科学 地界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最后,合理筹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一般说来,乡村经济条件好的主要由乡镇与村集体负担;乡村经济条件差的主要由市、县、乡三级负担。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也应发挥相应的作用。②全面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为农民提供医疗风险分散的机制非常的重要。由于商业保险制度成本较高,因而可以考虑全面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当然也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商业医疗保险。③以家庭养老为主,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建立水平各异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现代农村,我们在强调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中,仍然可以利用与发挥家庭养老的功能。这一方面是因为农村家庭养老在现代社会中可以极大地减少政府在老年保障方面的负担;另一方面,家庭养老在老年人的日常照料、生病护理、精神安慰等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作用与效果。在此基础上,各地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建立相应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3.3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非农化和人口城镇化,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居民二元就业的发展政策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赋予农民享受自由进城和自由迁移的权利,改革城乡居民不平等的就业政策,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取消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各种准入限制,实行一视同仁、平等竞争;城市政府应承担对进城农民工子女普及义务 教育 的责任,把进城农民工纳入城市社区管理范围,依法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农民转移就业的培训
   壮大产业组织,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我国农业的弱质性,除了农业承担养育工业的功能而投入严重不足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产业组织小且较弱所致、使得农业难以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破解农业问题,核心是增强农业竞争力。这一目标的实现可以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路径、以家庭经营为基础,通过龙头 企业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将产业链整合在一起,并与发达的市场 网络 连接,解决分散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的对接问题。农业产业组织发展壮大的基本思路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方向,形成“公司+合作社(协会)+农户(现代家庭农场)”、“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公司+社员”等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模式。
参考 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2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农村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4
3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国农业政策回顾与评价[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4 农业部课题组.新时期农村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5 徐滇庆.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6 尚长风.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02(3)
7 徐智环.城市化弱质与中国农村过剩人口转移[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7)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问题和对策(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