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规避乡镇政权风险的几点对策(1)(2)

2015-06-04 02:33
导读:(一)强村固乡(镇)策略。乡镇政权是我国最基本、最基层的政权单位,乡镇政权在维护基层社会治安、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发展地

  (一)强村固乡(镇)策略。乡镇政权是我国最基本、最基层的政权单位,乡镇政权在维护基层社会治安、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发展地方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职能和作用不可替代,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新任务,乡镇政权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村级组织是党和国家的政权基础,关系到党的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落实,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与稳定,村级政权必须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加强和巩固乡村两级政权,必须完善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政府依法行政和村民依法自治相结合的基层管理体制,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增强村级组织凝聚人心、服务群众、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功能,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的基础。要实行乡镇还权给村,努力构建和形成“村为主”的工作格局和工作模式,正确引导与巩固村民自治制度,实现村民广泛自治。要进一步深化乡镇体制改革,着力建设服务型、法制型、诚信型的乡镇政权。

  (二)撤乡并镇策略。乡镇机构臃肿,人员膨胀,官民比例严重失调,给农民造成了严重的负担,加剧了乡镇政权的经济风险。随着农业税的全部取消,计划生育工作难度逐渐减弱,基层政府职能除了必要的秩序控制和一些服务以外还在总体弱化,富余人员将会逐步增加,乡镇政府机构更为臃肿。我国在深化税费改革从根本上堵住增加农民负担源头的同时,还应通过撤乡并镇来减轻农民负担。“撤乡并镇”是为了“集中管理,转换政府职能,增强服务功能,优化机关效能”,改变过去小而散的乡镇建设。它有利于集中有限财力用于中心镇的建设和发展,有利于提高城镇公共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和降低运行成本,有利于减少乡镇行政机构及干部数量,从而可以减轻财政和农民负担等等。当前实行撤乡并镇应以人口数量、地域面积、经济发展水平为主要指标,同时综合考虑人口分布、地理概貌、城镇(集市)建设、交通通讯、村镇规划等因素,尽量达到经济的同类性或互补性、交通的便利性、历史的延续性、城镇基础设施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共享性的要求。对规模较小、经济基础较薄弱的乡镇,应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按规定程序报批后予以撤并。要对撤并后的乡镇的进行合理划分,对乡镇机关内部机构进行合理的设置,使之与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三)提升素质策略。做好新形势下乡镇工作的前提是要不断地提升乡村干部素质。要通过深入开展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素质培训工程,着力增强广大农村党员、乡村干部的素质,切实提高服务能力。当前提高干部素质应着重突出两个方面,一要提高领导素质。要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要求,着力提高政治素质、法律素质、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不断提高领导能力,掌握领导艺术,尤其要掌握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农民的领导艺术和方法。二是要提高服务素质。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用政策来指导各项工作,提高政策服务水平;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培训,使乡镇干部自觉用法律为群众排忧解难,提高法律服务水平;要加强科技、市场经济知识和农、林、牧产业专业培训,使每个乡镇干部掌握1-2门农村实用技术,提高乡镇干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服务水平;要积极为群众寻找致富的门路,为产品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扎实提高信息服务水平。

  (四)财政乡收县管策略。由于多种原因,现行的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愈来愈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迫切要求改革,使之与乡镇经济发展水平和职能相适应。为此,必须开展以乡财县管为核心内容的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适应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逐步缓解乡镇财政困难。要通过建立反应迅速的微机管理系统和联网管理系统,杜绝非行政运转成本的支出,严格控制乡镇行政运转成本,规避乡镇政权经济风险。实施乡财县管改革,要坚持分类指导,坚持乡镇预算管理权不变,乡镇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财务审批权不变的“三权”不变原则,实行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同时要完善县乡财政体制,规范乡镇财政支出管理,清理乡镇财政供给人员,严格控制财政供给人数增长,核实清理乡镇各项债权债务,采取配套措施予以保障。

  (五)强化引领职能策略。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和农业税的取消,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改革基层政权体制、推进乡镇职能转变成为必然。现阶段转变乡镇职能必须把着力点定位在服务管理上,着力强化乡镇引领职能,从以前管得过多、过宽、过细、过杂的经济干预中脱离出来,转向教育引导企业和农户去发展产业、增加收入上来。归结起来,乡镇政府职能要突出四个“引领”,即引领新农村建设模式,引领农村市场建设,引领农村产业调整,引领技术创新。要强化乡镇政权引领职能必须实现“三个转变”。一要变“官本位”意识为“民本位”意识。要求基层政府和干部与农民“打交道”时,必须维护而不是损害他们的经济利益,必须尊重农民经营自主权,摆正服务与被服务的位置,按照自愿平等的原则,以服务、示范、引导、教育、商量的方法办事。二要变微观管理为宏观管理。乡镇干部要从过去一年四季忙于催耕催种催收的微观管理彻底转为宏观调控,把主要精力用于引导规划镇村两级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方向,对重大问题的把握和决策。通过实行市场化和社会化运行方式进行管理和引导,真正达到减少事务、减少开支。三是要变命令指导为示范引导。要改变过去采取传达式、电话式、会议式、命令式、文件式、包揽式等行政指令的工作方法,善于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说明教育、示范引导的手段和方式来开展工作。要通过制度宏观发展规划和帮助村组、企业制定发展计划来指导和引导农户、企业发展,带领农民进入市场,带动群众自觉主动地调整产业结构。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警务工作调适(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