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影响“武汉·中国光谷”快速发展的因素分析(1(2)

2015-08-29 01:07
导读:2 对策建议 2.1 外部环境对策 2.1.1 制度环境 制度创新走势: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区域性资本市场率先建立。高新技术产业的 发展 重在制度建设,光谷将
2 对策建议
2.1 外部环境对策
2.1.1 制度环境
  制度创新走势: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区域性资本市场率先建立。高新技术产业的 发展 重在制度建设,光谷将成为制度创新的基地。一是将形成官、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机制。光谷建设中,将运用市场手段,从根本上解决技术与 经济 、市场脱节的 问题 ,克服体制障碍,将分割在高校、 研究 院所、国防、 企业 等不同系统、部门的资源有机整合在一起,形成建设 “武汉· 中国 光谷”的强大合力。二是形成一套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政策支撑系统。现有的一些政策将会得到很好地落实并充分发挥作用,政策制定的透明度进一步提高,一些新的有利于营造光 电子 信息技术及产业发展的特殊的政策将加快出台。
2.1.2 基础设施系统
  “武汉·中国光谷”按照高 科技 园区“三年大变样”的要求,加大了开发区“路、网、园、景”的建设力度,继续展开以“十路二厂一广场一游园”为主要 内容 的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创新,并且充分利用东湖、南湖、汤逊湖滨水绿化空间,对“光谷”的绿化空间、标志性空间节点及开敞空间进行综合布局规划,以突出“武汉·中国光谷”的空间特色、绿化特色和环境特色。
  但作为一个高科技园区,必须重视基础设施系统建设来提高园区承载的能力。一方面,加快园区外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等;另一方面,加快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以高标准建设园区内的道路、供排水、排污、通讯、绿化等基础建设,并在突出产业积聚、确保 工业 用地的同时,配套建设工业企业必须的住宅、商贸、 教育 、 文化和医疗等设施,重视发展 现代 物流,来使其发展成为一个比较完善的高科技园。
2.1.3  金融 环境
  首先,政府在企业融资要扮演好“家长”的作用。在市场化的条件下要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原则,其关键是政府到位但不能越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投资主体必定会压抑其他投资主体的积极性,而且,在国家财力比较有限的情况下,政府投资也无法满足巨额的资金需求。国际经验表明,政府对高新技术的投资只能引导,不能作为投资主体。虽然政府不能作为投资的主体“唱戏”,但政府必须为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搭台”。
  其次,加大银行的贷款力度和政府的优惠政策安排。在国家计委、科技部、信息产业部等部委为支持“光谷基地”投入专项资金前提下,密切银企合作,组织协调各商业银行支持建设“武汉·中国光谷”。在武汉市的权限范围内,重新安排税收优惠政策。对注册在“武汉·中国光谷”内的光电子信息企业免征部分或全部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印花税和房产税及各种行政、事业性规费等。
  同时,在资金引进中要坚持“让 社会 各方风险资本广泛参与”的原则,其关键是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努力使民间资本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投资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政府、光谷开发区和风险投资方三者协作下组建“武汉·中国光谷”风险投资公司, 并且按照风险投资的市场运做机制来操作,将风险资金作为未来“光谷”发展资金的重要来源。
2.2 内部环境对策
2.2.1 自身产品技术
  传统产业要靠高新技术带动,“光谷”的生命力在于把现代光电子技术与制造、机械、冶金等传统产业结合。一方面要积极跟踪国际光电子技术同时应该积极引导传统产业进入光电子产业或积极运用光电子技术,以带动各 “光谷”所在地完成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开展国内外各种形式的技术合作。积极鼓励和引导基地内的企业与不同地区、不同国度的企业进行广泛的技术协作和资源整合,推动跨行业、跨地区、跨国度的企业、研究机构和高校之间的联合、协作与交流,通过引进创新和模仿创新,充分吸收国内外优秀的科技成果,提升基地的创新效率和速度。
2.2.2 技术创新
  首先,培植技术创新主体,形成了多种形式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如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创办研发机构和博士后流动站,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作为企业的首席 科学 家;以重大产业化攻关项目为纽带,企业直接资助大学科研院所的研发项目;同类企业与大院大所强强联合,兴办工程技术中心等。
  其次,引导大院大所进入技术创新的前沿阵地。通过兴办企业和与企业合作,既使研发得到了持续的资金支持,实现了技术源源不断地转化,又成为大量中小企业强大的技术支撑。初步统计,光谷基地有近70%的中小企业的主导技术产品是在大院大所转移或合作开发过程中取得的。
2.2.3 管理水平
  关于高科技园区的内部管理主要在于依法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构。政府应主要进行制度创新,通过立法规定其国有资产所有者或代理人和社会经济公共管理者的不同职能。可考虑将开发区变为一级行政区,并剥离中介服务等企业职能,实行政企分离。建立光电行业协会和多方组成的股份公司以进行中介服务。这样既保证了政府对光电产业的宏观调控,又充分发挥了 “光谷”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从而准确把握 “光谷”建设中的市场机会,并能方便企业家间的交流,形成 学习 网络 。同时推进企业和科研机构管理体制创新。通过典型示范,鼓励和促进一大批企业实施产权、分配制度改革,实行股票期权,让管理、知识等参与分配;使企业的责权更加明晰,管理更加科学,成功构建了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大学科技园的建设,解决了科研与经济脱节问题,使一大批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投身光谷基地建设的主战场。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政治系统调适与执政党(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