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1)(2)
2015-08-30 01:11
导读:2.3 发挥政府工作的参谋助手作用 外来人员的计划生育工作是流动人员管理工作的难点,一部分人甚至就是为逃避计划生育而外出打工的。流动党员党支部
2.3 发挥政府工作的参谋助手作用
外来人员的计划生育工作是流动人员管理工作的难点,一部分人甚至就是为逃避计划生育而外出打工的。流动党员党支部可以根据工作实际,发挥他们熟悉情况的优势,协助计生部门开展对育龄妇女的登记、摸底,建立档案,上门做思想 政治 工作等。对文明意识淡薄、街面无证摊贩多、无牌无证三轮车上街收废品等外来人员集居地所表现的令城管部门头痛的不和谐现象,也往往可以通过流动党员党支部凝聚力的辐射和宣传 教育 达成 问题 的解决。实践表明,以入住地为基础建立的流动人员党支部,在其中所起的协调导向作用,是其他组织所无可比拟的,在建设和谐 社会 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3 加强对流动党员党建工作的认识和 研究
3.1 加强对流动党员党建工作的认识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目标,而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多元性,即在一个社会里,各种利益群体的诉求都能得到充分表述和尊重,各自的利益能得到适当的协调,只有在这样的局面中,才有可能保持一个社会的和谐,也只有这样的和谐社会才能稳定、 发展 和进步。流动人员是 目前 中国 社会中规模最大的群体,只有尊重他们的利益诉求,加强对他们的服务和管理,社会和谐才有坚实的基础。加强流动党员的党建工作,在流动人员队伍中建立党的组织,发挥流动党员在流动人员中的先进性作用,具有成本低效益高的优势。
3.2 加强对流动人员党支部工作的研究
外来流动人员中的党组织是一个新生事物,存在着许多必须认真研究努力解决的新问题,如对流动人员党支部的职责定位问题。其地位和职责不同于镇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不同于机关党组织的“保证监督”,也不同于国有 企业 的“政治核心”,对该组织的定位问题要作超前研究和适时指导。又如流动党员党支部组建原则问题;怎样的组织设置才能发挥最佳效果;流入地与流出地党组织如何协调管理;可否选配热心于社会工作,思想作风正派,组织能力较强,在群众中有较高威望的同志为专职党务工作者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与否, 影响 着和谐社会的实现程度。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3.3 加强对流动人员中党员管理的研究
要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及早把流动人员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才有利于发挥他们在带领农民奔小康,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如何加强在流动人员中发展新党员的力度问题;流动人员入党的标准问题;如何增强党员管理的针对性,选准载体,引导流动党员发挥作的问题;如何发挥街道和社区单位的人才、信息、资金、场地优势,提高流动党员全面素质的问题;如何保障流动党员的权利和义务问题;对流动党员的“属地管理、动态管理、双重管理”如何规范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加强党对流动人员领导所必须研究解决的,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只要各方齐心协力、和衷共济,安定有序、和睦相处的和谐社会一定会实现。
参考 文献
1 王磊.98名学者建议:中国积极应对2010年前后风险期[N]. 中国青年报,2004-09-03
2 王宁.铁打的住房, 流动的民工[J]. 城乡建设, 2005(3)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