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冲突与调适(1)(2)

2015-09-06 02:04
导读:其次, 经济 发展 的不平衡、贫富分化严重的 社会 现状导致了贫富阶层之间的价值观冲突。对大多数社会成员来说,分享社会资源的机会极其缺乏,只能
   其次, 经济 发展 的不平衡、贫富分化严重的 社会 现状导致了贫富阶层之间的价值观冲突。对大多数社会成员来说,分享社会资源的机会极其缺乏,只能远离资源分配的权力中心,当社会利益的需求强烈而致富机会短缺时,有些社会成员会不顾自己的条件,用非正当 方法 去获取利益,而当卷入越轨行为的人数量较多时,消极价值观产生的条件就成熟了。这些与主导价值观格格不入,但在现实生活中逐步累积起来的消极因素,经过一部分越轨人员的相互交流和补充,构成了消极价值观,它的一些解释系统和行为方式被相关的人所认同和共享。如此,消极价值观与主导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就在所难免。
   再次,由于经济体制的转型而导致传统计划经济价值观与 现代 市场经济价值观之间的冲突。计划经济强调集体与社会优先,市场经济强化人的主体意识,张扬人的主体性;计划经济要求的是一种附属关系,而市场经济要求一种契约关系。在社会转型时期,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强调 政治 忽视经济、强调精神忽视物质、强调集体忽视个体、强调义忽视利、强调人的社会价值忽视人的个人价值为基本特征的价值观与现代市场经济倡导的自主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平等观念、开放观念、法制观念等主要 内容 的价值观同时并存,这两种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在所难免。
   四、价值观冲突的调适
   对当前价值观的多元化态势及所呈现的价值观冲突, 科学 的态度应该是提倡多样化,坚持主导性,在法制的基础上协调、解决各种价值观冲突,在实践探索中寻求交流、理解、沟通,逐步达到共识。
   (一)坚持价值观“一元”与“多元”相统一。任何一个社会的社会价值观都是一个以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并有多层面的价值观与之相结合的结构体系。第一,面要努力吸取各种价值观的合理因素,确立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使功利价值与超功利价值、个人价值与群体价值、义与利、理与欲之间保持平衡;第二,又要承认其各自的合理性,对各种价值观采取宽容的态度,避免用主导价值观去代替一切、将主导价值观与其他价值观对立起来的做法,力争冲突各方的融合或达成价值互补;第三,健全各种价值观交流和对话的平台和机制,以有效消除相互冲突价值观之间的隔膜和误解,实现多种价值观在新形势下协调发展。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二)坚持集体主义主导原则,赋予集体主义以新的 时代 内涵。我们所提倡的集体主义应该是在兼顾个人利益基础上的集体主义,而不是那种泯灭个人的集体主义。建构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主导价值观,不仅要在观念上形成对集体主义的科学认识,更要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使集体成员的个人利益得到应有的伸张和维护。价值观体系越是体现对每一个个人的关心,个体就越容易形成集体观念。我们在传播我们的价值观时,一定要使这些价值观念与人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真正把握这个价值观念,不是停留在人们的观念中,而是体现在人们的行动中。例如,在我们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如果说假话、空话、大话者总能获得实际的好处,以权谋私、损公肥私的行为总是得不到及时而有效的查办,在经济生活中那些制造假冒伪劣产品坑蒙拐骗的人总能得到实际的利益,而不会受到严厉的惩罚,那么无论我们怎么宣传要诚实、廉洁,这些观念都是难以普遍生效的,即使人们认同了诚实廉洁是一种美德,不少人也不会付诸实践。
   (三)健全道德价值导向机制和法规制约机制。道德价值导向机制主要通过良心自律、社会舆论监督和道德 教育 等途径得以实现。一是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伦理道德的教育,坚持助人为乐、扶危济困的价值导向,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下团结、互助、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二是在价值观教育中要坚持以先进价值观作为价值导向。思想政治工作、宣传教育工作和文化建设工作都需要有先进价值观的指导,同时也是为了把这种先进的价值观变成人民群众接受、认同和遵从的判断是非对错的标准;三是要为多元价值观念并存的社会提供有效的社会价值规范,健全 法律 法规,以引领社会转型期价值迷茫的人们走出价值冲突带来的阴影。哈贝马斯曾对这种规范结构加以肯定,他说:“这些规范结构的发展乃是社会进化的领步者,因为新的社会组织原则意味着新的社会一体化的形式。”[2]所以,要加强立法,用法律来惩治那些为谋私利而损害他人和社会的损人利己的违法行为。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 参考 文献 ]

   [1]陆学艺.社会学[M]. 北京:知识出版杜.1996.387.
   [2] [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博树译. 重庆:重庆人民出版社.1993.123.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浅论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