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农村社会保障存在问题及对策(1)(2)

2015-09-22 01:43
导读:(一)增强社会保障意识。突破思想障碍,统一思想认识,更新观念,增强广大农村干部与居民的社会保障意识是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前提条件。

(一)增强社会保障意识。突破思想障碍,统一思想认识,更新观念,增强广大农村干部与居民的社会保障意识是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前提条件。
    通过宜传教育,使广大农民认识到发展社会保障事业既是社会主义优越J险的体现,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需求。认识到由低层次的家庭自我保障进而转变为社会保障是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认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社会保障资金在今后将主要不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而是按权利与义务对等、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原则,由社区积累和个人投保为主来筹集保障资金,克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增强自我保障意识。具体宣传发动时,可以从以下三点做到:一抓住典型并以多种方式宣传农民受益事例。二要通过补偿公示来宣传,特别在村一级要定期向农民公布补偿兑现情况。三要通过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宣传医保政策(如:参保办法、参保人的权利义务、审核结算流程等)。通过宣传能够使医保各项规定家喻户晓,提高农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互助共济意识,打消各种顾虑,提高参加新农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农民与城市居民一样实行低保制度既是农民的迫切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建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需要注意两个问题:科学确定最低生活保障线标淮。确定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需考虑维持农民基本生活物质需要、当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人、地方财政和乡村集体承受能力以及物价上涨等因素,合理界定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大体上包括因缺少劳力、低收人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因灾、因病及残疾致贫的家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及无法定抚养人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另外对于在城市化过程中,一次性出让土地的农民和失地农民,首先应该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因为在城市化进程中,很多农民因为国家基础建设的需要失去了土地,而土地作为农民唯一的社会保障载体,一旦失去,将无所依靠,因而应给予他们最低生活保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已经进城落户并将土地一次性出让的农民,已经属于城镇居民,而且在失业期间不会有任何经济来源,应该将他们纳入低保范围,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对于还未进城落户的失地农民,他们的情况比已经进城落户的农民还差,真正属于“种田无地,上班无岗”,更应该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由地方财政解决他们的低保收入来源。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三)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针对目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应采取以下改革措施:一是强制要求适龄参保农民缴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而且形势紧迫,刻不容缓。如果不抓住现在的有利时间,将错过最好的制度建设时机,广大农民将面临老年生活难以获得足够保障的风险。因此,不管农民选择何种交费标淮,都应坚持一点,即强制要求农民为自己将来养老投保。当然,政府要通过大众传媒大力宣传农保政策。二是改变政府扶持方式。以前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支持主要体现在政策扶持上,即对乡镇企业交纳的保险费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予以税前列支。由于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乡镇企业并不发达,所以这种扶持的效果不很明显,没有落到实处。为了调动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应该变政策扶持为资金扶持。政府可采取补贴保费、设立由财政供养的农村养老保险机构和人员、提取管理费的方式促进农民参保。政府补贴时,可以按照农民交费的标准补助,由中央、省级财政负责,并坚持多交多补、少交少补、不交不补的补助原则。
    (四)促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逐步加大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财政投入力度,尤其是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对中央政府而言,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应当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加以区分:对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应是适度且辅助性的。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差一些的中部地区,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应是比较稳定和递增的。而经济发展水平更低的西部地区,应成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重点。同样,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不仅是一个渐进的、比较长的过程,而且是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而逐步加大的过程。中央财政应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里保持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转移支付力度,即便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有了比较明显的进步之后,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都不应“断奶”,而应使之演变成为基础性投入,以引领更多的地方资金进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筹集模式。比较完善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筹集模式应当综合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需要:使筹资总体水平在上年的基础上有明显提高,并实现和经济增长的同步、同比提高。筹资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居民收人水平相适应。因地制宜,结合实际,不断完善合作医疗方案。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在注重大病医疗保障的同时,也应该包括补偿部分门诊费用和免费预防及卫生教育服务,满足大多数人的基本卫生需要,扩大受益面。如对年内未动用合作医疗基金的参保农户,可提供一次免费体检,扩大受益覆盖面;努力提高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制定好区域卫生规划,整合农村卫生资源,重点实施乡镇卫生院标谁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鼓励优秀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提高村卫生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让更多村民能在村就诊医治,既降低了医疗成本,又能保证村民及时就医,努力做到让农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疑难重病不出县”,从而减少农民群众医疗费用负担;简化报销途径。及时、足额地领取到医疗补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认同感和参与程度。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浅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农村社会保障政策(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