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1.6 导轨的设计
导轨属于导向机构,其作用是支承和导向,为机械系统中各运动装置能安全、准确地完成其特定方向的运动提供保障。
1.6.1 导轨的特点
导轨根据导轨副之间的摩擦情况可分为:滑动导轨和滚动导轨。滚动导轨的两导轨表面之间为滚动摩擦,导向面之间放置滚珠、滚柱或滚针等滚动体来实现两导轨无滑动地相对运动。这种导轨磨损小,寿命长,定位精度高,灵敏度高,运动平稳可靠,但结构复杂,几何精度要求高,抗振性较差,防护要求高,制造困难,成本高。它适用于工作部件要求移动均匀,动作灵敏以及定位精度高的场合。
1.6.2 导轨的基本要求
⒈导向精度 导向精度主要是指动导轨沿支承导轨运动的直线度或圆度。影响它的因素有:导轨的几何精度、接触精度、结构形式、刚度、热变形、装配质量以及液体动压和静压导轨的油膜厚度、油膜刚度等。
⒉耐磨性 是指导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能否保持一定的导向精度。因导轨在工作过程中难免有所磨损,所以应力求减少磨损量,并在磨损后能自动补偿或便于调整。
⒊疲劳和压溃 导轨面由于过载或接触应力不均匀而使导轨表面产生弹性形变,反复运行多次后就会形成疲劳点,呈塑性变形,表面形成龟裂、剥落而出现凹坑,这种现象就是压溃。疲劳和压溃是滚动导轨失效的主要原因,为此应控制滚动导轨承受的最大载荷和受载的均匀性。
⒋刚度 导轨受力变形会影响导轨的导向精度及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因此要求导轨应有足够的刚度。为减少或平衡外力的影响,可采用加大导轨尺寸或添加辅助导轨的方法提高刚度。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