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柴达木盆地小麦生产现状及对策(2)
2016-03-03 01:06
导读:3柴达木盆地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3.1小麦霜冻危害严重 霜冻是我州小麦生产中经常发生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小麦苗期(4月底~5月初)常遭晚霜冻害,危害轻
3柴达木盆地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3.1小麦霜冻危害严重
霜冻是我州小麦生产中经常发生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小麦苗期(4月底~5月初)常遭晚霜冻害,危害轻者叶片发黄,重者叶片萎焉下垂,但经采取浇水追肥等措施后均能恢复生长,危害较轻;小麦灌浆至成熟期(8月底~9月初),极易发生严重的早霜危害,导致麦粒秕粒增加,千粒重下降,品质劣化,产量大幅减产甚至绝收。
3.2小麦品种混杂退化
柴达木盆地小麦品种混杂退化现象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植株高矮不齐,成熟期不一致,有效穗数减少,不孕小穗增加,千粒重下降,主要原因是州县种子管理部门和小麦生产部门对种子经营和生产管理缺乏有效监管,任其自由串(换)种,导致小麦品种呈多杂乱的混乱局面。另外,小麦自然异交作用、环境因素和品种本身不稳定也会造成小麦品种混杂退化。
3.3小麦病害严重
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柴达木盆地经济落后,人烟稀
少,交通不发达,小麦耕地面积少,品种单一,小麦病害危害较轻。80年代末期以后,随着柴达木盆地各国营农场移民工作的开展,人员车辆往来频繁,小麦耕种面积逐年增多,小麦品种单一的局面被打破,调庄移民从青海东部带进了大量带有病菌的劣质种子,从而引发严重的小麦病害危害。除原有的小麦锈病、小麦根腐病、小麦黑穗病外,新近发现小麦白杆病和小麦叶枯病等多种病害。其中,小麦根腐病和小麦白杆病危害最严重,危害面积达4 000 hm2~5 000 hm2,占小麦播种面积的30 %~40 %,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3.4风沙大
春季播种时期(3月底~4月初)是柴达木盆地风沙出现次数最多的季节,严重影响小麦播种质量。不仅影响小麦播种速度,还将播下的种子刮跑或吹露地面,轻则影响出苗率,重则造成重播。甚至使大面积麦田被迫弃耕。秋季(8月下旬~9月初)是小麦灌浆成熟阶段,有时会出现大风天气可使小麦发生大面积倒伏、籽粒脱落,造成减产。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4对策
4.1选育推广高抗品种,做好种子处理工作
选育推广高抗品种是提高小麦抵抗自然灾害能力确保增产增收的重要措施。在生产上要根据不同的气候特点和热量条件选育推广不同的品种。热量条件差的地区宜选育推广早熟品种;风沙大的地区宜选育推广茎杆粗壮、高度适中、口紧和不宜落粒的品种;病害严重的地区宜选育种植抗病品种。种子选好后,要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