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沭阳县杨树食叶害虫的发生及防治(2)
2016-03-16 01:02
导读:2.3防治方法 用40%氧化乐果0.067%、10%的氯氰菊酯0.033%~0.050%、2.5%的溴氰菊酯0.025%~0.033%等药液喷雾防治。其他方法可参阅杨扇舟蛾的防治方法。
2.3防治方法
用40%氧化乐果0.067%、10%的氯氰菊酯0.033%~0.050%、2.5%的溴氰菊酯0.025%~0.033%等药液喷雾防治。其他方法可参阅杨扇舟蛾的防治方法。
3杨黄卷叶螟
3.1发生特点
又名黄翅缀叶野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在沭阳县全县各地都有发生,常群集树梢,将树梢叶片吃光,一般的喷雾方法很难防治,是沭阳县危害重的杨树食叶害虫,是主要的防治对象。
3.2发生规律
杨黄卷叶螟在沭阳1年发生4代,以初龄幼虫在落叶、地被物及树皮缝隙中结茧越冬。翌年4月初,当杨树发芽展叶后,恢复活动,5月底或6月初,幼虫开始老熟化蛹。6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中旬为盛期,第2代成虫高峰在7月中旬,第3代在8月中旬,第4代在9月中旬,直至10月中旬仍可见少量成虫出现,以7~9月危害最重。成虫产卵于叶上,中脉两侧最多,呈块或条状。幼虫孵化后,喜危害嫩梢幼叶表皮,并吐出白色黏液涂于表面,随后吐丝缀叶或将叶折叠,藏在其中取食,幼虫长大后群居取食。
3.3防治方法
在幼虫期3龄前采用高效氯氰菊酯1 500~2 000倍液喷雾或采用氧化乐果、久效磷1∶10倍液打孔注药;灯光诱杀成虫。其他方法参考杨扇舟蛾的防治方法,效果良好。
4杨白潜蛾
4.1发生特点
杨白潜蛾属鳞翅目桔潜蛾科,是杨树叶部的主要害虫之一,特别是对杨树幼苗、幼树危害大,在沭阳县全县各地都有发生。
4.2发生规律
杨白潜蛾在沭阳1年发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