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西部人力资源现状及对策(2)
2016-04-03 01:05
导读:最后,强化 培训 教育:西部地区决大部分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农村,当地的农业干部和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不高。要加强农业干部培训和农业继续教育
最后,强化
培训教育:西部地区决大部分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农村,当地的农业干部和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不高。要加强农业干部培训和农业继续教育,要大力举办西部地区农业干部培训班、农业科班,提高西部农业干部、科技人员的水平,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农业千部、科技人员。 (二)规范用人
首先,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西部地区有1100多万人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作用,这是西部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也是政策扶持的重点。必须用好当地人才,千万不能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错误。
其次,东西人才对口支援:我国西部地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仅为全国总量的15.5%,东部地区却集中了全国人才总量43.2%的各类专业人才[3],而且东部地区有很多专业技术人员处于闲置状态,因此,有必要进行东西部人才对口支援工作。从1997年开始,国家人事部就开展东西部人才市场对口支援工作,江苏扬州市、泰州市与陕西汉中市,江苏常州市与陕西安康地区,广东中山市与贵州遵义地区,广东南海市与贵州黔东南州等4省9个地市的人才市场之间就相互沟通人才供需信息和调剂人才余缺[4]。
最后,构建合理配置劳动力机制:在西部人力资源开发中,要建立一套符合实际环境需要的劳动力选用机制。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启动西部的人才开发战略,使各类人才在对西部做出贡献的同时,能得到相应的回报。
(三)着力留人
首先,以事业发展吸引人才:有关专家认为,人才的流动不同于一般劳动力的流动,人才的流动不仅取决于经济水平,更取决于经济发展势头。深圳、海南的情况便证明了这一点,深圳开始的时候经济发展水平很低,根本无法与北京、上海比,深圳吸引人才的不是有较高的生活水平,而是有发展前景。同样人才去西部地区是创业而不是去享乐,西部地区要为人才创造比东部地区更能实现自身价值的条件。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其次,以良好待遇吸引人才:西部地区虽然不能与东部地区拼工资、比待遇,但也要尽量提高人才的工资福利待遇,改善人才的住房、医疗、交通、通讯等生活条件,帮助人才解决户口、家庭安排、子女入学和就业等后顾之忧,使人才在西部地区安心工作。如内蒙古制定的人才政策规定,引进的高级人才,享受厅级干部医疗保健待遇,由用人单位优惠或无偿提供相应住房并配备交通工具;探索知识、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形式,保障人才通过创造性劳动获得较高的和探索知识、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形式,保障人才通过创造性劳动获得较高的合法收人;对两院
院士、博士生导师、高级职称者、博士等特殊人才,政府每月分别给予3000元、1000
元,400元、300元的补贴,各级政府、用人单位将为他们提供科研启动经费和必要的工作条件[5]。
三、结语
“人力资源丰富,但高质量的人力资本存量严重不足”[6]是西部地区的基本情况。鉴此,我们必须振兴西部教育事业,提高西部地区总体教育水平,增加高素质劳动力的供给,以真正提高西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