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女硕士生就业难的对策分析(2)

2016-04-09 01:00
导读:1.3.2 女性心理的弱势 由于文化和生理的影响,女性相比于男性,会更多的感到周围环境的不安和敌意,恐惧和焦虑情绪较多。女性所特有的脆弱心理在女

  1.3.2 女性心理的弱势
  由于文化和生理的影响,女性相比于男性,会更多的感到周围环境的不安和敌意,恐惧和焦虑情绪较多。女性所特有的脆弱心理在女硕士生身上也一览无余,她们自我认同意识较差,成就动机很低,害怕困难和变故。再加上一直接受教育,社会经验和阅历的缺失,使很多女硕士生比读本科的时候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更差,表达能力等也出现了退化。
  1.3.3 女硕士生的就业期望值偏高
  女硕士生对就业去向的选择中,有大于2/3的第一选择是科研设计单位、机关和高等学校;对于工作地点的选择,七成多选择只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中工作;两成多对中小型城市中有适合自己的工作也可以考虑;不到一成的选择回家乡和到西部或欠发达地区发挥自己的能力。女性之所以选择一些高等院校、科研和机关单位,这使其就业面狭窄化和竞争力削弱。
 2 应给予女硕士生强势关怀
  
  2.1 从社会上做起,搭建女硕士生良好就业的平台
  2.1.1 社会建构性别平等的文化环境
  社会要倡导男女平等的社会性别文化观念、营造性别平等的社会环境。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推进就业领域内的性别平等。大众传媒要加大对知识女性的宣传,让全社会都了解知识女性对社会发展的具体贡献,为女研究生就业创造积极的社会舆论环境。
  2.1.2 政府要从经济价值取向上解决女性生育成本社会化的问题
  要解决社会以及用人单位中的性别歧视问题,其对策应该围绕着尽可能地减少因雇佣女性引起的用人成本增加入手。在这方面,一些学者已经提出了几个对策,如立法增设“男人产休假”以提高男性劳动成本、减低女性生养孩子期间的工资来降低女性就业成本及社会统筹管理女职工的生育和哺乳误工期的补偿等。国家保护女性的平等就业权,应从经济价值取向上切实解决问题。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2.1.3 政府通过公共信息传播消除用人单位对女性偏见
  就业信息充足对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缩短毕业生失业持续时间都有非常显著的正影响,而目前高校仍然是毕业生就业信息的主要来源,因此,政府应加强就业的公共信息传播,同时,政府也应该利用各种媒体,利用多种形式,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从根本上扭转根植于人们思想意识中的常规陋习和根深蒂固的制度性歧视观念,减少用人单位在用工中的性别歧视,缓解“女硕士生就业难”问题。
  2.1.4 政府从法律上维护女性就业权利
  在宏观上,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调控尤为重要,所以必须对相关的法律加以补充和调整。首先,生育本身不仅有利于满足个人需求,而且具有社会价值。其次,应该制定《反就业歧视法》,对各种歧视行为进行定性,规定严格的法律责任。
  
  2.2 学校要为女硕士生的就业强化奠基功能
  首先,强化高校毕业指导中心的功能,明确中心的指导作用,对女硕士生在就业技巧、形象礼仪、自身权益、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聘前强化训练。其次,端正女硕士生择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价值观。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加强奉献教育;②重视成才教育;③注重道德教育。
  
  2.3 女硕士生自身要不断完善自

上一篇:谈我国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现状与对策建议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