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伦理文化源头比较(3)
2016-04-23 01:02
导读:中华精神追求的是和谐美。周公旦以德配天要求,修养君主道德,适应天道要求;而先秦儒家则教导人们建立上下有别,长幼有序的道德秩序;而且先秦诸
中华精神追求的是和谐美。周公旦“以德配天”要求,修养君主道德,适应天道要求;而先秦儒家则教导人们建立上下有别,长幼有序的道德秩序;而且先秦诸子把伦理道德和社会的尊卑长幼和谐相处视作同一东西;“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更能体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周秦伦理作为原创性伦理对中华民族伦理观乃至亚洲伦理观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古希腊伦理作为原创性伦理对地中海沿岸伦理观乃至欧洲伦理观影响不容忽视;两者的比较研究,对构建融合东西方伦理思想的新伦理价值观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世英。新哲学讲演录[M].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张世英。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J].求是,2007(07)。
[3]张世英。希腊精神与科学[J].
南京大学学报专题研究(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7(02)。
[4]张世英。西方
美学思想与自我[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5]彭永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儒家“天人合一”的哲学宗教基础[J].探索与争鸣,2001(04)。
[6]李仁武。古希腊的制度伦理思想探析[J].探求,2008(02)。
[7] [德]乌利希·道姆。欧洲人眼中的孔子和苏格拉底[J].东方论坛,199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