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时期道德作用的变迁(1)(2)
2016-05-16 01:02
导读:如果扩大视角,从我们正处的社会历史环境来着眼,那么对道德权威弱化的问题将会有更多的感悟。 首先,如果说计划经济时代的资源垄断和权力集中,
如果扩大视角,从我们正处的社会历史环境来着眼,那么对道德权威弱化的问题将会有更多的感悟。
首先,如果说计划经济时代的资源垄断和权力集中,给道德增添了明显的统摄性的权威和强势效力,进而有效地弥补了道德软性制约的不足的话,那么市场经济的资源开放和权力分散,则突出了道德的自律作用。众所周知,在计划经济时代, 政治 权力和经济资源都是高度集中的社会,社会生活的整齐划一和政治挂帅,使道德具有某种宰制性的作用,由于资源为国家所垄断以及意识形态的高度整合与集中,道德不仅是一种价值评价,更是一种先进与落后的政治标签,在政治统帅一切的年代,有无此标签是生死攸关的,因为它不仅象征着一种政治荣誉,更可以据此荣誉来分享国家掌控的一份生存资源。由于拥有这种能左右人们现实命运和未来前途的重大作用,故在过去,道德不仅地位崇高,其作用也是巨大的,人们乐于听从“道德”的召唤,也愿意服从其规劝。可以说在计划经济时代,道德本身的弱势被政治权力遮掩了,而其调制作用则被强化与凸显了,因而显得那是一个“道德的年代”,道德具有极大的权威性,也故而至今仍被不少人所怀念。
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情况则再现了很大的差异。甚为明显的是,国家不再统制资源而是由市场来配置,早几年盛行的“找市长”,变成了“找市场”;国家虽然仍可宣扬、提倡道德和谴责不道德,但已不可能如过去那样,以垄断资源的威慑力来表彰和推动美德、来处罚不道德了,加之时代的进步和政治的开明化,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和道德的多元,也使道德与否不再成为区分先进与落后的政治标签,政府也不再根据这一标签来分配资源或进行惩戒了;而实际生活中人们也逐渐减少对政府的依赖,而更多的是自己从市场上谋得生存发展的机会,这就使得基于资源垄断之上的思想控制和道德号召力与惩罚威力,大大减色了。因为人们自谋生路,在生存机会上不再一味仰仗政府,故而对政府所推崇的道德的从与不从,也就更主要取决于自己的利益所在与价值偏好。要之,人们需要道德,但道德不再能主宰一切;失去政治权力庇护的道德,也明显拉开了与法律的距离,它不再咄咄逼人,而成为一种规劝的善意。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论应用
伦理学研究的重要使命
论道德建设的制度伦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