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银中杨育苗栽培技术(2)
2016-06-29 01:00
导读:1.4 留茬繁殖技术 就是用培育出来的银中杨种条,把苗干齐地表割下,作为种条用,根部仍留在土里继续繁殖种条。此种繁殖关键技术要针对不同根龄定
1.4 留茬繁殖技术
就是用培育出来的银中杨种条,把苗干齐地表割下,作为种条用,根部仍留在土里继续繁殖种条。此种繁殖关键技术要针对不同根龄定2~3个干,不宜留得过多,否则成苗率较低。其产苗量是当年扦插苗的1~3倍。
2 栽培技术
2.1 造林地选择及整地方式
充分熟化的土地较撩荒地可成倍地提高银中杨的产量,因此营造银中杨宜选择熟化后的土地。在新江实验林场,同样是银中杨用材林,岗地明显好于低湿地,前者6年生时树高11.23m,胸径12.99cm,后者9年生,平均树高10.18m,胸径10.7cm,因此,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透气性好的立地条件,以沙质壤土为好。
整地方式以全面整地为主,因地制宜地采用开沟整地和穴状整地银中杨在不同整地方式下,成活率、保存率、生长量、根系分布差异显著。全面整地效果最好,开沟整地对改善土壤结构要好于穴状整地;开沟整地适宜干旱区,有利于保持土壤湿度,增强抗春旱能力。
2.2 培育壮苗及适宜的苗龄
用二根一干造林,缓苗轻,生长量大,二根二干苗当年缓苗重,生长量小,三根二干苗缓苗期长;根桩以二年生生长量大,成活率高。因此,造林应选择二年生根桩、二根一干或二根二干苗。
2.3 造林密度选择
2.3.1 以个体和群体最大产出为目的的密度选择
密度分为三类:2×4m为高密度型,3×4m、4×4m为中密度型,5×4m、6×4m为稀密度型。从个体和群体最大产出出发,3×4m、4×4m株行距比较合理;2×4m以培养小径材为主,或在适当年龄进行间伐,将株行距调整至4×4m;5×4m、6×4m株行距过大,不宜采用。
2.3.2 以工艺成熟为目的的造林密度选择
本地区民用材种的一般规格为:梁材小头直径大于18cm,长度8m;檩材小头直径大于18cm,长度4m;椽材小头直径大于12cm,长度4m。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根据现有林份及密度试验结果认定,椽材的造林密度2×4m或更小;檩材3×4m较为适宜;梁材密度不应小于4×4m。
2.4 合理施肥,促进林木生长
施肥是集约经营的主要措施,合理施肥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良种的生产潜力。经试验确定,银中杨对肥料的需求顺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