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心理契约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中的运用(2)
2016-08-01 01:00
导读:2.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分析。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知识工作者” 的概念,他认为所谓知识型员工是指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
2.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分析。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知识工作者” 的概念,他认为所谓知识型员工是指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达文波特将“知识型员工”定义为创造知识的员工(如产品开发工程师)或是在工作中大量运用知识的员工(如财务审计员)。加拿大著名的学者弗朗西斯·赫瑞(Frances Horibe)认为:知识型员工就是那些创造财富时用脑多于用手的人们。他们通过自己的创意、分析、判断、综合、设计,给产品带来附加价值。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销售人员都属于知识型员工的范畴。知识型员工区别于普通员工的本质特征是拥有知识资本这一生产资料。在我国,知识型员工是指本身具备较强的学习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并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工作效率的脑力劳动者。
知识型员工具有以下特点:
(1)人力资本含量较高。知识型员工一般都经过了长期的学习,拥有了较高的学历和较丰富的专业知识,且通过工作实践具备了丰富经验,能力和素质都超过一般的劳动者,是劳动力资源中人力资本含量较高的群体。他们的工作更多地依赖知识而不是外在条件或工具,为了和专业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他们需要经常更新知识。
(2)自主性较强。知识型员工拥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性,一般说来,知识型员工倾向于独立自主,这种特性表现在工作场所、工作时间方面的灵活性要求以及宽松的组织气氛,知识型员工不仅不愿意受制于物,甚至无法忍受上司的遥控指挥,他们不像工厂流水线上的工人那样对他人和其他环节的依赖那么强烈,而更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
(3)工作富于创造性。知识型员工以知识创新为其核心工作内容,从事的大多是创造性劳动,在易变和不完全确定的系统中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力,运用头脑进行创造性思维,并不断形成新的知识成果。他们面对企业外部复杂多变的环境,不断收集信息,学习新知识,积累经验,应付企业可能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4)需要层次较高。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观点,人的需要是分层次逐级提高的。他认为工作中的金钱,可以换取生活必需品,满足基本的需要,但只有较高层次的需要,才能使人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最有可能调动人的积极性。知识型员工主要希望从工作中获得内部满足感,希望拥有更大的决策权。
(5)对企业的忠诚感较低。知识型员工的忠诚感更多的是针对自己的专业而不是公司老板,他们有自己的福利最大化函数,他们将职业发展和工作本身看得尤为重要。所以,他们更多地忠诚于对职业的承诺,而非对组织的承诺。
(6)具有较强的流动意愿。知识型员工由于占有特殊生产要素,即隐含于他们头脑中的知识,而且他们有接受新工作、新任务挑战的能力,因而拥有远远高于传统工人的职业选择权。他们更注重自己的发展潜力,企业是否能给他们提供一个更大的发展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