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企业知识型员工管理(2)
2016-11-03 01:01
导读:人性所对应的一个概念是人性表现。所谓人性表现,是指人性外在的反映形式。如一个人是单纯的、复杂的、慷慨的或吝啬的等等。由此可见,人性和人性
人性所对应的一个概念是人性表现。所谓人性表现,是指人性外在的反映形式。如一个人是单纯的、复杂的、慷慨的或吝啬的等等。由此可见,人性和人性表现是两个概念,不能等同和混淆,人性由于包括生理性、社会性、群体件和个性等多个方面,因此人性的表现也是多侧面的。知识型企业员工人性表现有以下特点:
(1)知识型员工有较高层次的人性表现。 由于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人性表现越来越不受到物质条件的限制。在知识型企业的情况下,知识员工的物质收入已经比较高,单纯的物质需求已不再属于最主要的工作激励内容。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知识员工的人性表现呈现出对自我实现、尊重和成就感等追求。
(2)知识型员工对自我成长的追求。由于知识型企业中知识成为企业的第一资源要素,因此在此类企业中只有拥有专业的知识,才能在组织中充分发挥作用并创造价值。反之,就会被排斥在主流之外。因此,知识型员工的成长过程应主要是通过学习来完成的。劳伦斯·普鲁萨克指出:“惟一能给一个组织带来竞争优势,惟一持续不变的就是知道什么,如何利用所拥有的知识和以多快的速度获取知识。”而获取知识的有效手段是学习,知识员工通过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实现对知识的追求,满足自身的需求。
(3)知识型员工的社会性和个性的渐趋协调。在一般的理论中,生理性、社会性和个性被分别认为是人的低层次、中层次和高层次的三种需求。因此,一些理论认为,追求个性是人的最高目标和境界,而社会性则往往是对人性的束缚和制约,双方存在着矛盾,并且很难调和。在传统的组织和组织理论中,为实现组织的控制,常常通过社会性来牺牲个性,如组织中经常强调服从和统一,整体地执行管理层的决议和命令,而决策的过程也强调统一性。在这种情况下,人的个性会受到压抑。在知识型企业中,社会性和个性的矛盾也逐渐得到解决,就是说社会性和个性的矛盾也逐渐得到解决,工作和家庭不再水火不相容。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三、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策略
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分析,一方面是知识型员工的自我管理,即通过个人有意识、有目标的知识学习,对知识进行有效管理,进而实现知识创新,从而提高个人绩效,增强个人的职场竞争力,获取更高的个人价值。另一方面是组织对知识员工的管理,即如何对组织的核心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管理,这是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
1.知识型员工的自我管理。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说,知识型员工的自我管理主要是如何构建个人的知识管理体系。构建个人知识管理体系的思路如下:
(1)获取知识,建造自己的学习网。个人知识的获取,其实是个人学习知识、积累经验的过程。在知识经济时代,个人知识的学习应该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互联网的普及,学习方式elearning的流行,不仅使个人终身学习成为可能,而且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另一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