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校物流人才的培养(2)
2016-11-13 01:09
导读:(2)缺乏系统、整体的现代物流思维意识 现代物流以整合、系统、组织、管理为核心关注点,要保证货物在规定的时间内以约定的方式送到指运地过程,事
(2)缺乏系统、整体的现代物流思维意识
现代物流以整合、系统、组织、管理为核心关注点,要保证货物在规定的时间内以约定的方式送到指运地过程,事先必须要有严谨科学的设计。这就要求物流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系统、整体的思维意识。这种思维意识不仅体现在物流链内部的横向整合,而且还体现在它与其延伸领域的纵向整合。一体化物流过程中存在多个环节,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轻则可能增加企业不必要的费用支出,重则可能导致物流服务中断。(3)组织协调能力不强
物流服务的特点之一是消费者参与到服务产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的过程中。从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时时与客户沟通协商、与上下游环节协调合作。由于物流专业学生的实践经验不足,所以在从事物流行业的实际工作中不能及时的处理各种信息的传递和反馈,更不能及时与客户进行沟通。
三、对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的建议
1.立足本土,着眼于中国物流业发展的研究
目前我国的物流业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高校对物流行业的理解也不深,所以就很难能从全局的角度认识和研究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教师对物流课程的讲授多是引进概念多,自身研究少,大多数学校只停留在介绍西方物流业的发展历史,阐释物流基本概念的层次上,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结合中国当前的物流发展情况,深入研究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方向,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双重角度去培养物流方向的专业人才。
2.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增强物流教育底蕴
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建立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业务精良的物流师资队伍,是办好物流专业的关键。加强与国内高校或相应的高职高专兄弟院校的交流,使教师通过交流、合作研究等方式掌握学科前沿知识,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建立专项科研基金,支持教师做课题研究,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和研究解决本地物流企业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建立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支持教师到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见习和进行工作实践,以丰富教师的实践知识。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3.构建合理的物流课程体系
根据物流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原则,对传统的学科性三段式,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内容进行改良。着力突出专业课,并增加选修课。突出物流专业特点,使学生牢固掌握物流管理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物流科研与管理能力,强调物资、经济、管理、计算机应用等几个方面的有机结合。选修课程的设置应充分体现物流专业的综合性,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构建相关学科的支撑框架,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
4.抓好实训环节,提高操作技能
物流行业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行业,物流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综合性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实际的操作经验。
(1)建立校内物流模拟实验室
包括模拟仓储中心、模拟物流部、模拟货运港口、物流软件模拟实验室等。为学生提供计算机系统模拟实训、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操作训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了解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