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城市园林植保发展趋势(2)
2017-01-12 01:40
导读: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抗性强的树种,如抗寒、抗旱、抗病虫、抗污染、耐瘠薄和耐粗放管理,依靠树种自身的特性,防止某些病虫害的危害。 遵循生物共
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抗性强的树种,如抗寒、抗旱、抗病虫、抗污染、耐瘠薄和耐粗放管理,依靠树种自身的特性,防止某些病虫害的危害。
遵循生物共生、循环、竞争的原则。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合理设计植物种植格局,多种植相生植物,以增加植物间的协调共存和互惠互利,以乔木为主。实行乔、灌、藤、花、草多种植物合理混配的林荫型绿化,造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园林植物群落,形成一个多品种、多层次,互促互存的种植结构。同时要避免种植病虫转主寄生植物,并注意植物间的他感作用,防止相克后引发病虫害。
因此,加强园林植物的日常养护管理是病虫害防治的主要基础,必须认真对待。要适时浇水、及时排涝、松土施肥、合理修剪、刮除翘皮、扫除落叶、摘掉僵果,立足于保护性预防,保证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虫能力,把病虫阻隔在体外。
3 园林植保的趋势
生态园林是园林建设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着无限广阔的前景。无论何种类型的生态园林,都力求生态平衡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从而取得长远的宏观效益。园林植保以害虫种群——天敌种群——园林植物群落相互制约,相互调节,达到自然平衡为目的,不因防治害虫而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因此,生态园林的趋势,也就是园林植保的趋势。同时还应注意:
(1) 认真探索园林害虫、害虫天敌与园林植物群落之间配置和结构的相关性, 通过对众多类型植物群落的调查、比较而编谱。
(2) 强化生态意识,一切防治或治理措施均以生态学、园林生态学及生态园林的基本要求为基点,并以不违背生态平衡为原则,着眼于宏观效益。
(3) 保护和利用天敌, 培养、繁殖、引迁和招引天敌,适当调整树种或补充蜜源植物, 隐蔽、栖憩植物。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4) 进一步宣传、推广生物农药、植物性农药、无机矿化合物农药以及无毒无污染的激素农药。
(5) 改善施药方法,增加诱集、诱杀、迷向等方法。
4 园林植保的策略
随着时代和技术措施的演变,从无机矿化物、硫、砷、铅、钙制剂、植物提取物、烟草、鱼藤制剂,到有机氯化物、磷化物等的喷施,以及人工捕杀等多种手段, 实行“治早、治了”和“限期消灭”的策略,在初期都取得了局部暂时的效果,但到后期常有措手不及或妙药不灵之感,造成虫害严重危害,甚至大面积成灾或连年成灾的境况。
应用有机合成、广谱高效的化学药剂防治害虫,确是一种强有力的手段,能及时解除有害生物种群猖獗危害的威胁,对园林绿化建设曾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其弊端由不明显到明显,直到部分农药不能再继续应用。原因是复杂的,较易显明的有两方面,其一是一种杀虫剂的防治效果很高,死亡率可达90%以上,但不能全部消灭害虫。更严重的是,与此同时消灭了该种害虫的绝大部分天敌,或破坏了该种害虫天敌的食物链,因而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