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我国企业人力资源会计应用(2)
2017-08-06 05:19
导读:(2)是促进人才市场发展的需要。人才市场的建立和完善是衡量一个国家人力资源是否充分有效利用的标志,建立人才市场的关键就是人才价值的合理评估。
(2)是促进人才市场发展的需要。人才市场的建立和完善是衡量一个国家人力资源是否充分有效利用的标志,建立人才市场的关键就是人才价值的合理评估。而人力资源会计是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的唯一有效手段。
(3)是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益的需要。目前,我国在人力资源使用上存在严重缺陷,学非所用、用非所学、人才浪费、人才流失现象日益突出,加之人才管理和人才市场的不健全,更使人才得不到合理的流动和配置,造成人力资源使用效益低下。改变这一现状需各方面的努力,推行人力资源会计是这种努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是开展对外交流,防止人力资源流失的需要。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贯彻实施,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外商投资企业不断增加。为了维护中国公民的正当权益,避免我国人力资源的不应有流失,有必要利用人力资源会计方法争取合理的人力资本成本补偿和价值实现。
(5)是会计报表使用者对完整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不仅企业内部要十分重视人力资源的信息,企业外部投资者及其它信息使用者也都十分关心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推行人力资源会计,可及时揭示与披露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利用其变动情况的有用信息既可为管理当局进行人力资源投资决策和有效管理提供依据,又为外界人士预计、比较、评估企业的资源情况和获利能力,进而作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依据。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的日趋完善,目前在我国推行人力资源会计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1)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为推行人力资源会计奠定了基础。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知识、人才的重要性,认识到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教育质量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不断增加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企业也采取高薪聘用专家、重奖科技人员等措施,加大对人力资源投资的力度,“人力也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源”,成为人们的共识。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2) 经济体制改革为推行人力资源会计创造了条件。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负责人(厂长经理)发生了变化,计划经济时期由技术人员担任厂长(经理),改革初期由懂销售的人员担任,现在出现了由懂人事(人力资源)的人员担任的趋势,可见人力资源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改革开放以来,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谁占领了人才的制高点,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样,企业必然在人力资源方面加大投资,这就为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提供了前提条件。
(3)人力资源市场体系的建立为推行人力资源会计创造了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市场和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流动提供了重要手段和根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