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中的政府在位(2)
2017-08-06 06:52
导读:5.制度创新的支持者 在人力资源开发面临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中国能否在吸纳发达国家转移产业的竞争中具备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能否发
5.制度创新的支持者
在人力资源开发面临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中国能否在吸纳发达国家转移产业的竞争中具备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能否发挥最具比较优势的资源——人力资源的竞争力,而政府不仅要根据国际全球化的背景,还要按照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来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为中国人力资源潜在优势变为现实优势提供各方面的制度支持。 二、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中政府角色冲突
由于政府在人力资源市场中既是人力资源的需求主体,同时还是人力资源市场的管理者,这种同时兼具裁判员和运动员两种身份的政府行为必然会导致角色上的冲突。作为需求主体,政府部门也需要吸收和引进社会上的优秀人才,并且政府自身的特点和地位,也导致它具有吸引人才的更多优势。每年报考公务员的人数就是个明显的例证。面对人才济济的公务员竞争,政府要考虑的应是如何在保证公民参与的同时,还保证把最优秀、最适合的人才选到公务员队伍中来;考虑如何在广纳天下英才共同管理社会的同时,保证有相应的制度使得这些优秀的人才能够把先进理念和思想运用到管理之中,防止“劣币驱逐良币”。从这个角度来说,政府主要就是要做好运动员的角色。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更多时候不是人力资源市场的运动员,而是裁判员。在促进市场化就业的同时,一方面要保护就业弱势群体,另一方面还要维护就业公平。由于城乡收入水平的拉动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现在有数以万计的农民工进入城镇工作,对于那些明显还有就业性别歧视和年龄歧视的,政府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如果没有一个人尽其才的就业环境,没有一个让人才实现平等发展、自由发展、和谐发展的平台,必然会造成人才资源的严重浪费,也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此外,政府行为也具有“经济人”的特点。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它的行为目标与社会公共利益是一致的。然而政府本身又是由各级政府机构和政府官员所组成的,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政府的公务员,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既得利益和行为目标,政府不但由人组成,它的行为规则也是由人来制定的,政府作为“经济人”,不但要不断利用权力加强对社会资源的控制;而且与私营部门的利益结合十分密切,在市场经济中它们为追求效用的最大化而行动。政府官员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也必然会导致政府的预算最大化和组织的目标置换等等。这些在人力资源市场中的直接表现就是一些执法人员的违规行为以及政府官员的寻租行为等,产生了许多不公平的现象。
三、提供宏观保障:政府职能转变的路径选择
政府在人力资源市场上角色冲突的解决,就像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