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杂交榛子品种及栽培技术(2)
2017-08-07 06:40
导读:2.3.1定干。在苗木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苗木高度而定,一般剪掉苗木高度的1/3左右,根系好、苗木成熟度好的可适当定高些;反之应适当矮些。 2.3.2疏枝。
2.3.1定干。在苗木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苗木高度而定,一般剪掉苗木高度的1/3左右,根系好、苗木成熟度好的可适当定高些;反之应适当矮些。
2.3.2疏枝。对于过密的徒长枝、细弱枝要根据情况适当疏除。枝条过密影响通风透光,但疏除过多又容易造成冒条。因此,要注意疏枝量,正常情况下,疏枝量不超过总枝量的20%(整个修剪量应控制在30%左右)。
2.3.3开张角度。树体角度开张有利于扩大树冠,增加结果体积。但榛子由于基生枝优势强,角度过大,易造成前端生长势减弱,后部冒条,反而不利于树冠扩大。因此,榛树主枝开张角度较其他果树应当适当小一些,一般不应超过70°。
2.3.4除萌蘖。无论那种栽培形式,基部萌发的萌蘖都要及
时除掉(萌蘖争夺养分),以减少树体生长和产量形成。
2.3.5促花保果。榛子需要健壮的结果母枝,即使直立的健壮枝也照常能够结果。因此,提高结果母枝营养水平是关键。具体作法是除去过多的雄花,疏除无效枝、徒长枝及基部萌蘖枝。
2.4病虫害防治
2.4.1白粉病的防治。①人工防治。发现榛子白粉病株丛,应及时清除病枝病叶;如果是中心病株,则要将其全部砍掉,减少病源。对于过密的株丛可适当疏枝间伐,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树体抗病能力。②药剂防治。于5月上旬至6月上旬,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1 0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7~8月份如果雨量偏大可再防治1次。喷洒0.2~0.3°Bé石硫合剂,也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但应注意,在炎热的夏季不宜使用,以免发生药害。
2.2.2果柄枯萎病的防治。发生期在6月上旬,发现受害果实,要连同果柄一起摘除,带出果园或者深埋,减少侵染源;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2.4.3榛实象鼻虫的防治。①药剂防治。在成虫产卵前补充营养期及产卵初期,即5月中旬到7月上旬,用37%杀虫宝乳油800~1 000倍液、40%杀虫蜱乳油1 000倍液或20%雅克(桃小灵)乳油1 000倍液,对榛园进行全面处理,共喷布2~3次,间隔时间15d。②人工防治。即在全面集中采收果实时,集中消灭脱果幼虫。具体方法:在幼虫未脱果前采摘坚果,然后集中堆放在干净的水泥地面或木板上,幼虫脱果后集中消灭。对于虫果特别严重、产量低、已无食用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