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治山治水刨除穷根,改善生态环境造福百姓(2)
2017-08-08 01:31
导读:(2)项目公示,增强了工程建设的透明度。 在项目实施前,我们以小流域为单元,在醒目处树立了公示牌,公示项目法人,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责任人,建
(2)项目公示,增强了工程建设的透明度。
在项目实施前,我们以小流域为单元,在醒目处树立了公示牌,公示项目法人,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责任人,建设地点,建设任务,建设工期,中央投资,群众投劳数量,分项措施补助标准。这样以来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保证资金专款专用,增强了工程建设的透明度。
4、因地制宜,合理规划,顺应民意
水土保持工作的主战场是农村,直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为此,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在工程规划建设中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规划实施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项目区进行逐村逐组逐地块的调查摸底,充分了解土地利用现状、水土流失现状和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并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座谈,认真听取当地老百姓对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真正了解了群众投工投劳的积极性和他们愿意搞什么项目,发展什么品种等。 在具体规划时,充分考虑群众的意见,从而保证了规划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5、精心组织实施,加强质量管理
为提高工程质量,一是县水保局加强了一线工程质量的技术指导,首先我们统一质量标准,分别发放到各施工队,并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规划设计进行施工,县水保局派出专门技术力量全部下到工地一线,进行蹲点指导,跟班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各级领导采取不定期进行抽查,加以指导和督查,严把工程进度和质量关。二是把好种苗,材料质量关,树苗实行政府采购,选择名、优、特、新品种;有时还到重庆、怀化等地方购买树苗。通过因地制宜,言传身教,提高造林成活率,保证栽一片成活一片,发挥效益一片。对小型水利水保工程,选好建筑材料,严把材料关。三是把好验收关。县水保局制定农发水保项目验收实施方案,由县水保局、水务局、农综办、财政局等技术员统一验收,实行四不原则,不完工的不验收;不按设计施工的不验收,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不验收,不通过监理的不验收。工程统一验收后,开具单元工程验收签证,单位工程验收签证,所有验收和监理人员签字后才能报帐付款。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6、严格执法,抓好预防监督出成效
我们始终坚持把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作为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一是落实机构、人员和经费。成立了水保执法中队,配备了车辆,强化了培训,开展文明执法,为预防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开展创造条件。二是适时出台了政策法规,使之有章可循、更具操作性。我县根据多年的执法经验,广泛征求业内人士意见,并经县法制办严格审查,重新修订了《隆回县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管理办法》,在政府网站上予以公开。三是加强了部门配合把关,提高执法成效。县水保局在政务中心设立收费窗口,在火工产品的水保规费收缴上,由县公安局把关,新上开发性建设项目由县发改委把关。实现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申报、审查、批复、实施、验收的全过程监管。6年来,共完成水保方案报告书(表)审批1098个,水土保持方案申报率95%,审批率